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全文
宋 / 林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远宦风波隔,归期岁月频。

天形孤鸟晚,烟色大江春。

驿路向山郭,船樯留估人。

高台望不极,空使鬓华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chuānzhàoshíxiàoshū
sòng / lín

yuǎnhuànfēngguīsuìyuèpín

tiānxíngniǎowǎnyānjiāngchūn

驿xiàngshānguōchuánqiángliúrén

gāotáiwàngkōng使shǐbìnhuáxīn

翻译
长久在外做官,常被风浪阻隔,回家的日子总是频繁地期待。
傍晚时分,孤零零的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春天的大江上烟雾弥漫,景色迷人。
沿着山路延伸的驿道通往城郊,船只停靠岸边,等待着商贩们交易。
站在高台上眺望远方,却怎么也望不到尽头,徒然让两鬓新添了白发。
注释
远宦:远在他乡做官。
风波:风浪,比喻仕途上的艰难险阻。
归期:回家的日子。
频:频繁。
天形:傍晚的天空。
孤鸟:孤独的飞鸟。
烟色:烟雾笼罩的色彩。
大江春:春天的大江。
驿路:古代传递公文或官员出行的道路。
山郭:城郊。
船樯:船上的桅杆。
估人:商贩。
高台:高耸的平台。
望不极:望不到边。
空使:徒然使。
鬓华新:两鬓新添白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所作的《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诗中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仕途奔波的艰辛,以及对归期的期盼和对故乡景色的思念。首句“远宦风波隔”描绘了诗人身处动荡不安的官场,与家乡相隔遥远,暗示了旅途的艰难。次句“归期岁月频”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归乡愿望的迫切。

第三句“天形孤鸟晚”以孤鸟在傍晚的天空中飞翔,象征着诗人孤独无依的漂泊状态,同时映照出日暮时分的凄凉景象。第四句“烟色大江春”则通过春天江面上的烟雾,展现出诗人对家乡春天景色的怀念,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

第五、六句“驿路向山郭,船樯留估人”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场景,诗人想象自己沿着山路走向城镇,看到船只停靠,商贾云集,这些细节增添了旅途的生动感。

最后一句“高台望不极,空使鬓华新”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台上眺望远方,却始终无法触及家乡,只能徒增白发,感叹时光易逝,归乡之梦难以实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朝代:宋   生辰:967一1028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
猜你喜欢

赞灵源和尚二首·其一

拳下翻身,竿头进步。万派同归,灵源独露。

瓦砾光辉,风云流布。千眼那知,群心自度。

(0)

日面佛月面佛

日面佛,月面佛,大海波翻,须弥突兀。

磕破脑门,额头汗出。

明眼衲僧未辨明,抬头好看冲天鹘。

(0)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往在艰难际,乾坤震扰中。

京华原有主,赵魏剪为戎。

整顿须神武,扶持立隽功。

配天还祀夏,真与少康同。

(0)

从琏长老借书

折轴南来书五车,韦编贝叶映窗纱。

老禅不用钻故纸,借与书生遮眼花。

(0)

同师川至李氏涵虚阁

阑暑追凉得佳处,笋舆乘兴入蒿蓬。

乍停西岭三秋雨,得借东湖一曲风。

江上帆樯来雉堞,波间荷芰没凫翁。

后车孺子贤孙在,吊古徘徊返照红。

(0)

万松亭用苏黄旧韵

夹道苍官似异时,峨峨冠剑想秦仪。

云垂车盖寻前路,风作涛声入旧枝。

故作虬龙惊俗眼,不妨霜雪弄妍姿。

难追急景辽天鹤,无复当年校尉诗。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