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秋雁影》
《高秋雁影》全文
明 / 黄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长空淡淡一行斜,塞外传书到汉家。

灭没孤村瞻远近,参差数字乱烟霞。

联翩破界青山色,掩映遥将红蓼花。

最是南楼频倚望,不堪幽思动天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大雁南飞的壮丽景象。首句“长空淡淡一行斜”,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天空的辽阔与大雁飞行的姿态,给人以广阔无垠之感。接着,“塞外传书到汉家”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相融合,赋予了雁群更深层次的意义——它们不仅是迁徙的生灵,更是传递信息的使者。

“灭没孤村瞻远近,参差数字乱烟霞。”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雁群穿越广阔天地的场景,大雁在远方的孤村间穿梭,身影时隐时现,与远处的烟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既壮观又富有诗意。

“联翩破界青山色,掩映遥将红蓼花。”这里通过“联翩”一词生动地描绘了雁群飞行时的动态美,它们穿越青山,打破山色的宁静,同时与远处的红蓼花相互映衬,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最是南楼频倚望,不堪幽思动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大雁南飞的深切关注和思考,南楼成为诗人眺望雁群的地点,而“幽思”则体现了诗人对远方、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与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群南飞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黄锦
朝代:明

黄锦(一五七二—一六五四),字孚元,号絅存、絅庵。饶平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由庶常授检讨,与修《神宗实录》,主制诰。时魏忠贤当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讲官。尝任会试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礼二部侍郎,累官礼部尚书。以老乞归,享年八十三。著有《笔耕堂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猜你喜欢

复挽

十年帅钺倦驰驱,适意方谋一壑居。

贾谊有才终太傅,薛收无寿处中书。

伤心风月江心古,过眼光阴梦幻虚。

红紫飘零春色尽,后凋松柏独萧疏。

(0)

送胡茶马赴京西漕

夹岸黄花弄夕曛,归艎击汰不堪闻。

愁容政想峨眉月,喜气遥占岘首云。

酒罢楼头观妙算,公馀垄畔访清汾。

明年入奏明光殿,前席雍容细剖分。

(0)

奉挽友三舅知县还山·其一

衣冠推甲族,诗礼自深长。

雅意如诸谢,名章似晚唐。

乱流浮小艇,绕屋种脩篁。

胸次浑如许,行藏已两忘。

(0)

奉挽友三舅知县还山·其二

晚来为令尹,此意亦云聊。

举箑清风满,弹琴白日消。

精神元未瘁,魂魄竟难招。

回首梅溪路,伤心过画桥。

(0)

南平教授勾子甲见访于益昌自言正在华阳时渠方待试石室屡过县斋勾重庆人将至苍溪又访舟中且以佳篇为赠次韵谢之二首·其二

汉威西被浃燉煌,已觉边尘不复扬。

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

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

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

(0)

上李大参·其一

坐对江山古与稽,熏炉一线入云霓。

闻思草木忧春雨,轸念桑麻病夏畦。

有美荇蓠泥不滓,无言桃李下成蹊。

青天莹彻明如鉴,下照毫釐自不迷。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