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苍生起,苍生望竟虚。
未谙桑孔术,空上贾晁书。
人重白头豕,余怜赪尾鱼。
无田归亦得,频问故山庐。
谁为苍生起,苍生望竟虚。
未谙桑孔术,空上贾晁书。
人重白头豕,余怜赪尾鱼。
无田归亦得,频问故山庐。
这首清代诗人胡兆春的《旅怀》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首句“谁为苍生起”,以设问开篇,揭示出诗人心中对社会正义和民生疾苦的关注,然而接下来的“苍生望竟虚”则暗示了这种期待并未得到实现,流露出深深的失望。
“未谙桑孔术,空上贾晁书”两句,诗人自谦未能像古代贤者那样运用有效的治世之策,只能徒然写下如贾谊(贾晁)般充满忧虑的篇章,表达对现实的无力感。
“人重白头豕,余怜赪尾鱼”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不公。人们看重权势,而诗人却同情那些无辜受难的小百姓,如赪尾鱼(红色的鲤鱼,象征底层人民)。
最后两句“无田归亦得,频问故山庐”表达了诗人对于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希望能回到宁静的山林,过上简单的生活,远离尘世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陡惊春去,算风光此际,又逢樱笋。
拂晓谢娘帘阁畔,忽逗卖花声韵。
篮底氤氲,担头狼籍,紫艳浓香喷。
佳人竞撚,看来和露尤俊。
最爱别样心情,天然梳掠,偏厌红英衬。
揉得花魂魂尽碎,另作一番安顿。
焙入衾窝,薰归裙缝,细细调红粉。
玉郎不觉,错疑戴向云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