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东溪庞眉翁,是非不解两颊红。
桔槔打水声嘎嘎,紫芋白薤肥濛濛。
鸥鸭静游深竹里,儿孙多在好花中。
千门万户皆车马,谁爱如斯太古风。
常思东溪庞眉翁,是非不解两颊红。
桔槔打水声嘎嘎,紫芋白薤肥濛濛。
鸥鸭静游深竹里,儿孙多在好花中。
千门万户皆车马,谁爱如斯太古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田园牧歌般的美好景象,透露出诗人对传统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深切怀念。开篇两句“常思东溪庞眉翁,是非不解两颊红”表明诗人经常想起东溪那边的老翁,他的一双面颊红润,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也许是由于劳作或是对生活的满足。
接下来的“桔槔打水声嘎嘎,紫芋白薤肥濛濛”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活中的场景:桔槔(一种古代用来舂米的工具)击打水的声音,以及田间作物繁茂的情状。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观察和喜爱。
“鸥鸭静游深竹里,儿孙多在好花中”则是描述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水鸟在竹林间安静地漫游,而孩子们在鲜艳的花朵之间嬉戏。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千门万户皆车马,谁爱如斯太古风”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代繁华世界的反思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尽管现在城市中车水马龙,但诗人更欣赏那份简单、纯朴的古风。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平和、美好生活状态的无限向往。
二月春水生,三月春波阔。
东风杨柳花,江上鱼吹沫。
放船直入云水乡,芦荻努芽如指长。
船头濯足歌沧浪,兰杜吹作春风香。
得鱼归来三尺强,有酒在壶琴在床。
长安市上人如蚁,十丈红尘埋马耳。
渔庄之人百不理,醉歌长在渔庄底。
速成非良器,骤得难久好。
桃李望春舒,亦复迎秋槁。
蕣英耀朝日,未夕委蔓草。
饥农种植禾,自庆得食早。
岁暮寒凛冽,衡门净如扫。
瀛洲对方壶,弱水为池沼。
不有千年花,安得如瓜枣。
徐市驾楼船,轻帆迅如鸟。
仙人倘可见,常恐三光老。
寄书附文鳐,碧云空缥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