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后望西山怀子》
《雨后望西山怀子》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竹色悦朝雨,鸟鸣人正闲。

手持白羽扇,遥咏西楼山。

企彼巢居士,高卧石林间。

团团青桂树,岁晏待予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雨后漫步,远眺西山时的心境与所见之景。

首句“竹色悦朝雨”,以“悦”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晨雨后,翠竹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新悦目,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接着,“鸟鸣人正闲”,鸟儿的啼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却也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的悠闲心境,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

“手持白羽扇,遥咏西楼山”,诗人手执白羽扇,轻摇其间,似乎在吟诵着对远方西山的赞美,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雅致与超然。

“企彼巢居士,高卧石林间”,诗人遥想那些隐居山林的高士,他们远离尘嚣,静卧于石林之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最后,“团团青桂树,岁晏待予攀”,诗人想象着那环绕着西山的青桂树,到了岁末时分,他期待着能够亲自攀登,欣赏桂树的美丽与芬芳,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重过蒋氏莲雪居用昌谷韵

十月严霜飞,江空天在水。

沙炮霣红箨,荒日下平地。

大野旷肃杀,万物绝狐媚。

独存汉宫秋,西风乱葱翠。

孤村澹微晃,草湿泫寒泪。

惊丝转危叶,片片枫林醉。

荒磴蚀苔衣,窞黑阒幽邃。

平畴忽波立,烟白失涯涘。

潭深古龙吼,石滑蛟涎腻。

客雁叫高旻,千行作人字。

怒涛荡云色,参错骈岩峙。

杳隔阛阓声,时见断蓬起。

急趁半篙日,棹入茸萝里。

苦蔓罥黄葛,树卵小垂紫。

深林人有无,敲石煮丹髓。

吴舠狭溪转,斜光照新穟。

短篱晒残锦,芙蓉映缟帔。

碧篁韵凄涩,欹濑枯枝坠。

縠雯杂轻霭,栎径浸沈毖。

归鸟飞影疾,帆落园扉閟。

枯藤束方笈,病蠹避芸气。

床头鱼肠剑,铜花射朱几。

青鸟忆琼瑶,白凤含玄粹。

堕发成蜗牛,笋迸北垣圮。

耳热商歌发,苦调咽秋思。

冷焰摇素壁,古庙笑木魅。

长夜读天问,璧贱麸胡贵。

肠轮几回直,心事飔风似。

壮士破刺促,残编掷疑义。

诡谲石鼓辞,鼎彝汉郊祀。

聱牙故期期,不谙奚复耻。

巨螯勍如铁,觞政苍鹰吏。

欢集馀閒情,柔丝漾芳饵。

嫩粉琅玕脆,肥绿银光纸。

下阶荚钱薄,闭閤检陈事。

懒谱难忘曲,羞裁雀台妓。

三闾倘前身,数疑宓妃至。

赋成六螭舞,万岫倒行次。

风高山骨瘦,月小蛾眉悴。

长天若鹅溪,一泼潇湘意。

冻霞珊瑚赪,老鹘刀棱翅。

草甜蒺藜硬,铁骑沙场戏。

霜扑平城儿,愁绝昆崙使。

王孙拥罗幕,葡萄闹横吹。

夹屏金鸭煖,睡熟鲛绡渍。

黛拂青虫簪,茜脱胭脂臂。

此夕氍毹欢,几人酸肠刺。

丈夫贵行乐,穷达聊自肆。

归家弄锦孩,剪梅帖花子。

(0)

萧萧篇哭孙·其一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

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

(0)

寄元美·其五

江南风雨梦扁舟,蓟北燕花傍酒楼。

无那故人摇落尽,教君何处不悲秋。

(0)

郡阁怀王徐二比部

晓漏鸣珂谒建章,春风载酒出长杨。

词华并数西台妙,握草同称大国香。

玉树月明堪自倚,金茎秋色坐相望。

故人为郡逢摇落,日夕看云忆帝乡。

(0)

寄宗考功·其二

春色还堪起,青云固可披。

振缨人不病,把袂客能诗。

奏事明光殿,抡才藻镜司。

稽康犹自懒,早辱巨源知。

(0)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一

黄榆高不极,临眺亦奇哉。

河势中原坼,山形上党来。

白云横塞断,寒峡倚天开。

摇落清秋色,多惭作赋才。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