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界拥鳌波,中流屹幽胜。
楼台驾烟虚,云石相隐映。
夜寂莲灯幽,日出禅扉静。
波光入榱题,涛声混钟磬。
境寂机事忘,虑澹厌心屏。
仰见三岛近,俯瞰十州迥。
殷勤对惠休,陶然发觞咏。
金界拥鳌波,中流屹幽胜。
楼台驾烟虚,云石相隐映。
夜寂莲灯幽,日出禅扉静。
波光入榱题,涛声混钟磬。
境寂机事忘,虑澹厌心屏。
仰见三岛近,俯瞰十州迥。
殷勤对惠休,陶然发觞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珠寺游玩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内心宁静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金界拥鳌波”、“楼台驾烟虚”、“波光入榱题”,不仅展现了海珠寺周边环境的壮丽与神秘,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超脱与淡泊。
“夜寂莲灯幽,日出禅扉静”描绘了夜晚与清晨的静谧景象,莲花灯的幽光与禅房的宁静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波光入榱题,涛声混钟磬”则将自然界的波涛与寺庙中的钟磬之声巧妙融合,表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妙境界。
后半部分“境寂机事忘,虑澹厌心屏”表达了作者在如此宁静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一切杂念都被抛诸脑后,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仰见三岛近,俯瞰十州迥”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宇宙广阔无垠的感慨,以及对自身渺小的自省。
最后,“殷勤对惠休,陶然发觞咏”表明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与友人共享这份喜悦,通过饮酒赋诗来表达心中的愉悦与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箕岭逃尧去不回,沈沈遗甃碧烟开。
廉泉让水犹堪贵,何况曾轻天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