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
《答》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语声带咽吐新诗,彻骨衔冤痛不知。

报国心惟忧汉贼,读书人肯学胡儿。

剑携入手霜三尺,镜挂当胸月一规。

终久难磨天理在,匪伊谈笑定时危。

(0)
鉴赏

这首诗《答》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气节的坚守。

首联“语声带咽吐新诗,彻骨衔冤痛不知。”以悲愤的语调开篇,诗人仿佛在痛苦地吟诵着新作,内心的哀怨与冤屈深重到难以言表。颔联“报国心惟忧汉贼,读书人肯学胡儿。”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叛逆者的谴责,同时也对那些甘愿向异族学习的读书人表示了深深的失望。颈联“剑携入手霜三尺,镜挂当胸月一规。”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持剑的勇士,誓死捍卫国家,同时又以明镜自照,表明自己的正直与坚定。尾联“终久难磨天理在,匪伊谈笑定时危。”则强调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即使面对危局,也不应轻易言笑,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的坚信以及对时局严峻性的清醒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操守的严格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思想性。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淳熙六年春帖子词.皇后閤五首·其一

何处春来早,光风入九门。

未翻池荇翠,先著壁椒温。

(0)

狼山·其二

贪恋微官未得閒,二年乡梦绕狼山。

如今真个山中去,不是寻常杳霭间。

(0)

中秋独坐有感

三年三中秋,月作一样奇。

清贫不设客,老倦不吟诗。

今年更凄凉,儿孙锁秋闱。

独坐南窗下,兀兀如孤罴。

追思欢娱地,无如少壮时。

尚记壬辰岁,鹤山靖州归。

八月十五夜,月华散前墀。

诸父秋山阁,群从幽芳池。

赋诗各分韵,醉墨纷淋漓。

鹤山读我句,终夜相嗟咨。

明朝操纸来,倾倒里中儿。

一往三十载,坐念心生悲。

前辈已彫谢,诸兄亦无遗。

奇孤一身在,流落天之涯。

明月如昨日,而我鬓成丝。

天人固异分,何烦涕交颐。

(0)

采桑行

日高高,蚕蠕蠕。蚕能衣被天下,不遑自保其躯。

(0)

答谭子钦惟寅

束发鄙章句,清狂天下闻。

戋戋招隐赋,草草送穷文。

扪虱轻王猛,驱车揖范云。

皇家疏结网,麟凤自为群。

(0)

儒巾

儒冠同昔日,吾道未尝衰。

毕竟犹存古,从教不入时。

簪花何足逊,漉酒尚堪为。

懒把青铜照,伤心两鬓丝。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