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红树隐峰峦,曾记南阿赋考槃。
此景别来归未得,西风写向画中看。
白云红树隐峰峦,曾记南阿赋考槃。
此景别来归未得,西风写向画中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白云红树隐峰峦”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白云与红树的对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色彩的丰富,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红树在白云的映衬下,更加鲜明生动,仿佛是画家精心调制的颜色,在画布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曾记南阿赋考槃”一句,借用古代文人隐居山林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或理想状态的怀念。考槃,即隐居之意,这里不仅指实际的居住,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回忆,寄托了对宁静、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思考。
“此景别来归未得,西风写向画中看”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虽然未能亲自回到那片让他魂牵梦绕的山水之间,但通过西风的吹拂,仿佛将那里的景色带到了眼前,让心灵得以慰藉。这里的“西风”,既是自然界的风,也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它跨越时空,将远方的美景与思念传递给诗人,使他在心中再次体验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情感的寄托。在艺术与情感的交融中,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界限的精神世界,让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深邃的情感与哲思。
顾陆分张久。想新来、三人把臂,重称死友。
只恐侍书劳撰著,依旧诗腰各瘦。
似世上、花僝月僽。
款语中间应问我,也曾为、我道相思否。
他苦语,且徐剖。识君记得年行丑。
镇忘形、笔嘲墨戏,题花字柳。
怜我清羸馀立骨,勤嘱精魂藏守。
又那料、兰摧栎寿。
莫是天边嗔绮语,注泥犁、不许随君后。
真难解,闷搔首。
细听村农说。太平年、五风三雨,滋麻润葛。
不料江南今岁旱,占应昨冬无雪。
渐列畈、秧拳黄发。
拭破双眸云阵断,却朝看赤日宵看月。
枉赛社,走笙瑟。泪携弱女前途别。
卖豪门、情知骨肉,此生难合。
且换青钱租老㹀,响动沟车龙骨。
奈滴滴、浊浆将绝。
再凿远滩通水线,讶泥乾、锸下如攻铁。
鼻出火,背焦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