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堤十数家,萝蔓相萦带。
亭午闻鸡声,翛然白云外。
缘堤十数家,萝蔓相萦带。
亭午闻鸡声,翛然白云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间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谷口十数户人家环绕,藤萝缠绕,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景象。在正午时分,远处传来鸡鸣之声,仿佛与天边的白云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缘堤十数家,萝蔓相萦带。” 开篇即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堤岸旁散布着几户人家,藤蔓如丝带般缠绕其间,既增添了自然的野趣,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亭午闻鸡声,翛然白云外。” 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广阔。正午时分,鸡鸣声从远处传来,似乎在告诉人们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将读者的思绪引向那片遥远的白云之外,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
中有穷独人,强名为刺史。
时时窃自哂,刺史岂如是。
仓粟喂家人,黄缣裹妻子。
莓苔翳冠带,雾雨霾楼雉。
衙鼓暮复朝,郡斋卧还起。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
而我复何嗟,夫君犹滞此。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
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竹,白眼于莲花者。
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以唁之。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不见诗酒客,卧来半月余。
合和新药草,寻检旧方书。
晚霁烟景度,早凉窗户虚。
雪生衰鬓久,秋入病心初。
卧簟蕲竹冷,风襟邛葛疏。
夜来身校健,小饮复何如?
梨花结成实,燕卵花为雏。
时物又若此,道情复何如?
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
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
唯与故人别,江陵初谪居。
时时一相见,此意未全除。
甲第何年置,朱门此地开。
山当宾阁出,溪绕妓堂回。
覆井桐新长,荫窗竹旧栽。
池荒红菡萏,砌老绿莓苔。
捐馆梁王去,思人楚客来。
西园非盖处,依旧月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