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缋芳霞砌锦茵,华滋今度信传神。
梦醒烟月三千界,兴寄林泉九十春。
讵可色声耽玩物,雅宜翰墨足娱人。
展书不拟羲皇上,自顾风犹未返淳。
蹊缋芳霞砌锦茵,华滋今度信传神。
梦醒烟月三千界,兴寄林泉九十春。
讵可色声耽玩物,雅宜翰墨足娱人。
展书不拟羲皇上,自顾风犹未返淳。
此诗《华滋馆》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华美而幽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首联“蹊缋芳霞砌锦茵,华滋今度信传神”以“芳霞砌锦茵”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华美的景象,如同霞光映照下的锦绣地毯,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艺术创作的精妙。接着,“华滋今度信传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景象的生动与真实,仿佛能传达出某种精神或情感。
颔联“梦醒烟月三千界,兴寄林泉九十春”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从梦中醒来后,眼前展现出的广阔世界与内心的宁静。烟月三千界象征着无限的宇宙与时间,而林泉九十春则是对自然之美的具体描绘,两者结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寄托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颈联“讵可色声耽玩物,雅宜翰墨足娱人”则转而探讨艺术与审美的价值。诗人认为不应仅仅沉迷于事物的表面色彩与声音,而应更注重艺术作品本身所蕴含的精神与情感,通过书法(翰墨)来充分表达和娱乐他人。这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高雅品味。
尾联“展书不拟羲皇上,自顾风犹未返淳”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以及对自己未能完全回归淳朴自然状态的自省。通过“展书”这一动作,诗人似乎在寻求古代智慧的启迪,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与理想中的淳朴状态尚有一段距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艺术审美的探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真谛的深刻理解。
溪山泼墨水云秋,似绮馀霞次第收。
灿灿拒霜铺蓼岸,双双属玉舞蘋洲。
杳无锦字来凭雁,拟灭机心试狎鸥。
望里碧云还又合,数峰江上忍抬眸。
昔人有言生处乐,东山何劝人行脚。
殊方异域走苦辛,峻岭重关多险恶。
东山往昔被赚来,故就于今拔本著。
问渠端的何处生,一言解却通身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