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词瘗玉奏钧天,西苑宫墙近籍田。
水旱恐烦祠后土,未央深处好祈年。
陈词瘗玉奏钧天,西苑宫墙近籍田。
水旱恐烦祠后土,未央深处好祈年。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西苑宫词二十四首有序(其三)》描绘了一幅皇家园林与农耕祭祀相结合的画面。"陈词瘗玉奏钧天"一句,通过"陈词"和"瘗玉"两个动作,暗示了宫廷中举行庄重的仪式,可能是在祭天或祈福,"奏钧天"则指音乐悠扬,如同天籁之音。"西苑宫墙近籍田"进一步描绘了宫墙紧邻农田的景象,显示出皇家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神后土的敬畏。
"水旱恐烦祠后土"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反映出古代帝王对于国泰民安的期盼,希望通过祭祀来祈求风调雨顺。"未央深处好祈年"中的"未央"原指未尽,此处借指宫中的深处,强调了在深宫之内进行祈年的虔诚和庄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祭祀活动与民间农事的交融,体现了古代中国皇室对农业和自然力量的尊重,以及对国家福祉的深深关切。
三春雪尽桃花风,长安花作年年红。
君到长安花正好,杨柳丝丝拂烟草。
我来送君君且停,折赠河桥柳色青。
柳色青青舟不发,共看鸳央湖上月。
君去青云我白云,云山别后更思君。
燕京双阙连天起,九衢驰道平如砥。
十一年来旧国春,三千里外马蹄尘。
何人作客无离思,何处看花不忆人。
别君送君一杯酒,酒杯慷慨平生友。
野夫甘自卧泥涂,壮士宁能隐林薮。
游子高堂定倚闾,西风早报数行书。
三秋却寄南飞雁,正是吴山桂子时。
黄公亭榭枕城闉,水竹参差映四邻。
云入山楼栖画壁,草平矶石驻游鳞。
芙蓉欲赠无裳客,岩桂初招未隐人。
偏是秋风不归去,黄花閒杀白纶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