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孤松,夭矫苍龙质。
亭亭耸华盖,清风自永日。
珍重栋梁材,甘心跧崖石。
梓匠持规矩,大器匪易得。
南山有孤松,夭矫苍龙质。
亭亭耸华盖,清风自永日。
珍重栋梁材,甘心跧崖石。
梓匠持规矩,大器匪易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的画卷。诗人以“南山有孤松”开篇,巧妙地将“孤松”比作“苍龙”,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挺拔与生命力,也暗喻了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接着,“夭矫苍龙质”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形态之美与生命力之强。
“亭亭耸华盖,清风自永日”两句,通过“亭亭”形容松树的高耸直立,犹如华盖般遮天蔽日,同时“清风自永日”则暗示了松树在四季更迭中始终保持着清新的生命力,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珍重栋梁材,甘心跧崖石”则是对松树价值的肯定与赞美,即使身处悬崖峭壁,也不失为珍贵的栋梁之材,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自我价值和贡献社会的精神。
最后,“梓匠持规矩,大器匪易得”以梓匠(木工)持规矩(工具)来比喻,说明了像松树这样珍贵的大器并非轻易可得,需要时间、耐心与技艺的精心雕琢,寓意着成就伟大事业或拥有高尚品质同样需要付出努力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孤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
薄云散高风,天色青如染。
盈庭露辉辉,当窗星燄燄。
寒来爱兰釭,暑往却筠簟。
忧思浩无际,起坐数更点。
晦明相代谢,避盈乃无歉。
未尝陟孟门,谁识行路险。
贾害岂无因,戒之在怀琰。
冥豫何可长,用之以自检。
芳树生后园,棘生芳树傍。
虫来啮树根,终也被棘伤。
棘伤虫即死,树叶自芬芳。
忠贤在君侧,四夷敢陆梁?
不独君与臣,亦有弟与兄。
兄弟宜相近,不宜远相忘。
相忘亦何难,外侮不可当。
君看《芳树》辞,辞短义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