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得延州,旧曾相见,东城近东下住。
被若著意引归家,放十分、以上抬举。
小样罗衫,淡红拂过,风流万般做处。
怕伊蓦地忆人时,梦中来、不要迷路。
忆得延州,旧曾相见,东城近东下住。
被若著意引归家,放十分、以上抬举。
小样罗衫,淡红拂过,风流万般做处。
怕伊蓦地忆人时,梦中来、不要迷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温馨而又带有几分忧伤的离别情景。开篇“忆得延州,旧曾相见,东城近东下住”几句,设定了一个既遥远又亲切的场景,延州作为记忆中的地点,不仅是地理上的远方,更是心灵深处的所在。
“被若著意引归家,放十分、以上抬举。”这里的“被若”指的是柔软的被子,而“著意”则暗示了诗人对这份温暖记忆的珍视和留恋。将其“引归家”,表达了一种渴望重返那个温馨场所的情感。而“放十分、以上抬举”的动作,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极致表达,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与牵挂。
“小样罗衫,淡红拂过,风流万般做处。”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小样罗衫和淡红色的衣物,不仅是视觉上的美好,更是情感上的触动。这份细腻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珍惜和留恋。
结尾“怕伊蓦地忆人时,梦中来、不要迷路。”则表达了一种担忧。诗人害怕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候突然想起那个人,因此在梦中,也希望自己能够找到回家的路,不要迷失方向。这不仅是对现实中的离别的担忧,更是对内心深处情感流动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它既有对美好记忆的珍视,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是一首充满温度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故书堆满床,故物贮满箱。
浑浑商宝鬲,累累汉铜章。
杖饰昭敬恭,严卯诃瘅刚。
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
私印刻王尊,玉斗蛟龙翔。
逸少留半纸,鱼网非硬黄。
亦有昙首帖,不辨作雁行。
雪景睿思物,宣政旧所藏。
晋公古渔父,浩歌濯沧浪。
因观宫骑图,卧驼识提囊。
溪石含馀润,奚墨凝幽香。
南荣挂风响,云裾佩铿锵。
镜背先秦书,八字环中央。
读之三叹息,此日何时光?
流锦文章绚。对镜波瀰瀰,溪堂春晚。
想山桃未落,海棠初绽。凝香晓露千娇面。
载酒过、珍丛吟赏遍。闲亭馆。
到蜡炬成灰,犹计欢筵展。转眼。
靓妆雨洗,瘦影风欹,数点残英,付与紫蝶黄蜂,竟日画阑轻款。
金铃响处空枝颤。识往事、衔花归后燕。帘外见。
驻斜阳、玉勒雕鞍俊游伴。感聚散。问几熟,胡麻饭。
纵长绳能系,翠阴深锁蘼芜院。
野云冉冉孤飞,隔花暗引春星坠。
诗愁怎遣,斜晖半敛,玉觞微醉。
载梦横塘,听秋松浦,赋情多丽。
奈重阳渐近,商飙骤紧,邻家笛,声凄异。
休道文章信美。祗天涯、羁魂归未。
桂堂昨夜,月明依旧,银屏无睡。
杵断舂希,霜繁花尽,怨吟山鬼。
问成连去后,天风海雨,甚人间世。
烟霏雾结。拥宝钗十二,鬟影飘瞥。
一梦罗浮,碎佩零珰,定有翠禽能说。
萼华小谪瑶天渺。问几度、羊家风月。
莫破瓜、负了芳年,粉镜晓妆犹怯。谁点石螺冷黛。
瘦钿微、贴额刚近眉缬。
羌笛横飞,珠泪盈盈,金谷坠烟销歇。
佳人不见空延伫,想日暮、碧云初合。
倚竹间、短袖天寒,还未绿阴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