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诗穷人共知,王郎书法穷于诗。
亦知二者关造化,学成便有穷相随。
腰金拖玉自有相,安用效此伎俩为。
长安尘中走仆仆,面皮皴皱瘦且黧。
出门信脚自来往,酒醒不记东君谁。
囊无百钱有数纸,码瑙照案堆琉璃。
问渠宝此亦安用,寒不可絮饥可糜。
渠言俗士岂解此,肥肉火酒甘如饴。
十年远游得奇货,恨不归诧妇与儿。
功名事业付杯酒,尚复与子争毫釐。
世间巧拙各万状,看渠非黠还非痴。
挥毫赠君莫浪喜,我诗不是琼琚辞。
王郎诗穷人共知,王郎书法穷于诗。
亦知二者关造化,学成便有穷相随。
腰金拖玉自有相,安用效此伎俩为。
长安尘中走仆仆,面皮皴皱瘦且黧。
出门信脚自来往,酒醒不记东君谁。
囊无百钱有数纸,码瑙照案堆琉璃。
问渠宝此亦安用,寒不可絮饥可糜。
渠言俗士岂解此,肥肉火酒甘如饴。
十年远游得奇货,恨不归诧妇与儿。
功名事业付杯酒,尚复与子争毫釐。
世间巧拙各万状,看渠非黠还非痴。
挥毫赠君莫浪喜,我诗不是琼琚辞。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戏赠王古直》。诗中以戏谑的口吻,对友人王古直的才华和生活进行了生动描绘。
首先,诗人提到王古直的诗歌和书法技艺都极高超,但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艺术成就与生活的贫困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通过“王郎诗穷人共知,王郎书法穷于诗”这两句,巧妙地将王古直的才华与贫穷生活联系起来,暗示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接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亦知二者关造化,学成便有穷相随”。这句话表达了艺术创作往往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有时即使才华横溢,也难以摆脱生活的困顿。
随后,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述,展现了王古直在长安尘世中的生活状态:“长安尘中走仆仆,面皮皴皱瘦且黧”,生动地刻画出王古直在外奔波、面容苍老、身体消瘦的形象。同时,“出门信脚自来往,酒醒不记东君谁”则表现了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俗规则的淡然。
在物质层面,诗人描绘了王古直虽贫困却仍能保持精神富足的状态:“囊无百钱有数纸,码瑙照案堆琉璃”,既指出了他生活条件的简陋,又强调了他对书籍和文房四宝的珍爱。而“问渠宝此亦安用,寒不可絮饥可糜”则体现了王古直对物质的淡泊,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诗人以“世间巧拙各万状,看渠非黠还非痴”总结,表达了对王古直独特生活方式的欣赏,认为他在艺术与生活的平衡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既非狡猾也非愚痴,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整首诗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现了王古直在艺术与生活之间独特的存在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
无情长笑杜陵老,不识海棠春意好。
东坡作意赏东风,为爱轻绡映肉红。
枝头点缀知多少,贪睡今年开不早。
含情欲开还未开,紫蝶黄蜂亦懒回。
可怜熟视明人目,长恨年年看不足。
晓来风定雨霏霏,减却春光一片飞。
多愁更被花相恼,宁惜春衫同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