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郎昨到洞天时,花下閒拈笔一枝。
收拾春山漫归去,岂应窗下画娥眉。
仙郎昨到洞天时,花下閒拈笔一枝。
收拾春山漫归去,岂应窗下画娥眉。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仙郎与道人的交往场景,充满了道家的超然与自然之美。
首句“仙郎昨到洞天时”,开篇即点出仙郎的非凡身份与他探访神秘洞天的经历,暗示了其不凡的背景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
次句“花下闲拈笔一枝”,描绘了仙郎在花丛中悠闲地拿起笔的情景,既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也暗示了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于自然。
第三句“收拾春山漫归去”,通过“春山”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隐喻了仙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以及他随性而为、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岂应窗下画娥眉”,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传统女性角色的反思,暗示了仙郎对传统束缚的超越,以及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艺术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北归秦川多鼓鼙,禾生陇亩无东西。
三步回头五步坐,谁家捣练风凄凄。
已近苦寒月,惨惨中肠悲,自恐二男儿,不得相追随。
去留俱失意,徘徊感生离。
十年蹴踘将雏远,目极伤神谁为携。
此别还须各努力,无使霜露沾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