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苦吟二首·其一》
《和苦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夫子吟何切,辞源泻不枯。

秋山凿寒玉,夜蚌抉明珠。

感叹通前古,风情满五湖。

只忧长寡和,白雪本高孤。

(0)
鉴赏

这首诗《和苦吟二首(其一)》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与深沉情感。

首句“夫子吟何切,辞源泻不枯”,开篇即以“夫子”指称孔子,借以表达对诗歌创作的深切关注与敬仰。这里将“吟”比作“辞源”的流淌,生动地描绘出诗歌创作如同滔滔江水,源源不断,永不枯竭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生命力的赞美。

“秋山凿寒玉,夜蚌抉明珠”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诗歌创作的比喻。秋山之寒玉,象征着诗歌创作中坚韧不拔的精神;夜蚌之明珠,则寓意着在寂静夜晚中,诗人灵感的涌现,如同珍珠般珍贵而难得。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创作过程中的艰难与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感叹通前古,风情满五湖”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历史的感慨与对诗歌情感的广泛理解。通过“通前古”的感叹,诗人似乎在说,诗歌是跨越时空的语言,能够连接古今,传递情感。而“风情满五湖”则展现出诗人对诗歌情感丰富性的肯定,认为诗歌能够触及人心深处,充满各种情感色彩。

最后,“只忧长寡和,白雪本高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孤独性与普遍性的思考。在这里,“白雪”象征着高洁与独特,同时也暗含了诗歌创作的孤独感。诗人担忧的是,尽管诗歌如白雪般高洁,却可能因过于独特而难以得到广泛的共鸣。这既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反思,也是对诗歌创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综上所述,《和苦吟二首(其一)》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与深沉情感,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一范丞相夫人生日

海国寒轻,江南春早,小梅已漏芳妍。

岁前冬后,和气欲回旋。

此际瑶台阆苑,仙人下、白玉云軿。

人间世,风帆月棹,同泛五湖船。当年。

参谒地,鱼轩象服,锵佩朝天。

向闽邦开国,福地真传。

今日华筵寿斝,儿孙拥、兰玉相鲜。

休辞□,蓬莱清浅,看取变桑田。

(0)

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

谁结危亭古岸头,云容水态入帘钩。

数峰岚翠欲排闼,半夜溪声碍枕流。

入坐烟霞终日秀,对床风雨一灯幽。

那知戎马纷纭际,杖屦相陪得胜游。

(0)

挽横海曾朝议

父子眉山多一苏,衣冠盛事再堪图。

岫云懒出官情薄,霖雨未成舆望孤。

横海仅存遗藁在,临川有此老师无。

瓣香久欠南丰敬,东望灵车天一隅。

(0)

梅梢上雪

六出霏霏过小帘,梅梢著处似沾粘。

天工底事巧装点,只为花疏特故添。

(0)

龙仙诗

楚尾吴头风乍薰,沧波深拥小龙君。

愿朝帝母龙楼晚,来曳霞裾驾五云。

(0)

玉楼春·其一

西风吹冷沈香篆。门掩小晴红叶院。

卧看黄菊送重阳,露重烟寒花未遍。

衰翁病怯琉璃簟。日日愁侵霜鬓短。

一杯菊叶小云团,满眼萧萧松竹晚。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