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
宫槐有秋意,风夕花纷纷。
寄迹鸳鹭行,归心鸥鹤群。
唯有王居士,知予忆白云。
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见君。
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
宫槐有秋意,风夕花纷纷。
寄迹鸳鹭行,归心鸥鹤群。
唯有王居士,知予忆白云。
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见君。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翰林院中感受秋意,怀念友人王质夫的情感。开篇“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两句,通过新蝉鸣叫的声音,传递出季节变换的讯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的“宫槐有秋意,风夕花纷纷”描绘了深院中槐树在秋风中的景象,槐花随风飘落,如同雪一般。这样的景致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也象征着时光易逝和物是人非。
“寄迹鸳鹭行,归心鸥鹤群”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情感寄托。鸳鹭、鸥鹤都是水鸟,它们在水面上留下的足迹或成群结队的场景,被赋予了诗人对友人相思之情的象征意义。
“唯有王居士,知予忆白云”表明只有王质夫才能理解诗人怀念远方之地的情感。这里的“白云”既可能是自然景观,也可能隐喻着高洁或远大志向,而诗人的怀念则是在寻求心灵上的寄托。
最后,“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见君”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某个秋天,在仙游寺这样的清净之地,与王质夫重逢的愿望。这里的“潭前”可能指的是寺旁有一处水潭,或是诗人心中所构想的一片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独特的情怀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