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岚气阴,斜照峰头赤。
泸河卷雪来,激荡河连石。
底定定何时,盘马对绝壁。
铁索系两岸,缚桥渡行客。
人影漾惊波,行空无辙迹。
前滩势未平,后浪声转迫。
孽龙蟠深渊,长蛇赴大泽。
惊魂定无时,王事敢求适。
落日岚气阴,斜照峰头赤。
泸河卷雪来,激荡河连石。
底定定何时,盘马对绝壁。
铁索系两岸,缚桥渡行客。
人影漾惊波,行空无辙迹。
前滩势未平,后浪声转迫。
孽龙蟠深渊,长蛇赴大泽。
惊魂定无时,王事敢求适。
这首诗描绘了泸定桥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险峻。开篇“落日岚气阴,斜照峰头赤”以夕阳余晖映照山峰,营造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泸河卷雪来,激荡河连石”则生动展现了泸河的气势,河水如雪般汹涌,与岸边巨石碰撞,激起层层浪花。
“底定定何时,盘马对绝壁”描绘了泸定桥的险峻,马匹在悬崖峭壁间盘旋,暗示了过桥的艰难。接下来“铁索系两岸,缚桥渡行客”描述了泸定桥的构造,铁索横跨两岸,成为行人跨越泸河的桥梁。
“人影漾惊波,行空无辙迹”则通过人的活动反衬泸定桥的险要,人影在波涛中摇曳,行走在空中却无任何痕迹,强调了泸定桥的不可预测性和危险性。最后“前滩势未平,后浪声转迫”进一步渲染了泸定桥附近的动态景象,前滩的波浪还未平静,后浪的声音已经逼近,预示着泸定桥所处环境的动荡不安。
“孽龙蟠深渊,长蛇赴大泽”运用象征手法,将泸定桥所在的泸河比作深渊和大泽,孽龙和长蛇则是对泸河力量的隐喻,暗示泸河的深邃和强大。而“惊魂定无时,王事敢求适”则表达了对泸定桥安全性的担忧,以及对完成王命(可能指某种任务或职责)的坚定决心,即使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也不退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泸定桥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泸定桥安全性的深刻忧虑和对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
玉山有佳处,乃在昆崙西。
蓬莱数峰小,上与浮云齐。
云中飘飘五色凤,只爱碧梧枝上栖。
芝草琅玕满玄圃,群仙共蹑青云梯。
太湖三万六千顷,水水流入桃花溪。
溪头浣花如濯锦,百花潭边浮紫泥。
紫皇拜尔山中相,閒把丝纶草堂上。
渔庄一钓得龙梭,龙女吹箫书画舫。
西风玉树金粟飞,东风柳浪金波漾。
岁岁年年乐事多,绿野平泉何足尚。
十二楼头看明月,太乙明星夜相访。
酌霞觞,瑶台露湿芙蓉裳。
我亦桃源隐居者,握手一笑三千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