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已过风日好,城郭稍背郊原幽。
双扉昼闭亦何事,一杖携春仍浪游。
但觉桃花成老大,不知杨柳尚风流。
霜螯腊蚁君须醉,细雨疏帘罢遣愁。
寒食已过风日好,城郭稍背郊原幽。
双扉昼闭亦何事,一杖携春仍浪游。
但觉桃花成老大,不知杨柳尚风流。
霜螯腊蚁君须醉,细雨疏帘罢遣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和时光荏苒的感慨。
“寒食已过风日好,城郭稍背郊原幽。”开篇两句,首先设定了季节背景——寒食节气已过,春天的风和日暖,引出诗人离开繁闹的城市,向着郊野深处前行的情景。这里的“城郭稍背”暗示了一种逃离尘世、寻求宁静的心境。
“双扉昼闭亦何事,一杖携春仍浪游。”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独自出行的情景。双扉紧闭,可能是因为无需外出的原因,但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因此他仍然选择带着手杖(“一杖”),去体验那份自由自在的春日游。
“但觉桃花成老大,不知杨柳尚风流。”这两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通过对比桃花和杨柳,表达了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桃花虽然已经凋零,但杨柳却依旧生长,似乎还在享受着春天的风流。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体会。
“霜螯腊蚁君须醉,细雨疏帘罢遣愁。”最后两句,则转向了生活的情趣。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应该享受当前时光,即使是寒冷和微小的生命,也值得我们去珍惜与欣赏。而“细雨疏帘”则营造了一种淡定宁静的氛围,用以遣散心中的忧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周郎早岁才名重,华屋连云接飞栋。
却耽野趣爱幽栖,种竹回环结成洞。
洞中坐客虽不多,洞中车马长相过。
微风敲玉郁清爽,湿烟环翠涵清和。
石峰嵯峨俨宾主,紫苔带得春前雨。
翡翠晴连覆酒杯,琅玕日长添诗句。
簟纹如水形神清,万叶为屋竿为楹。
朱光不到失昏昼,六月髣髴闻秋声。
嗟我村居逼樵舍,此居稍觉情缘寡。
正拟相从共笑歌,不缘一看匆匆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