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极江南六代城,未添哀怨到兰成。
玉人暗梦三年草,芳树岑楼二月莺。
小别相思中妇艳,去时佳语大河横。
竟从春夜撩秋思,枕有疏篁滴露声。
绮极江南六代城,未添哀怨到兰成。
玉人暗梦三年草,芳树岑楼二月莺。
小别相思中妇艳,去时佳语大河横。
竟从春夜撩秋思,枕有疏篁滴露声。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古城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绮极江南六代城”描绘了江南古城的繁华与历史底蕴,“未添哀怨到兰成”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特殊情感,似乎在说这座城市并未因哀愁而失去其魅力。
接着,“玉人暗梦三年草,芳树岑楼二月莺”两句,运用了细腻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玉人”的梦境与“三年草”的生长、春天的“芳树”与“二月莺”的鸣叫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里,“三年草”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某种等待,而“二月莺”则代表了生机与希望。
“小别相思中妇艳,去时佳语大河横”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这里的“中妇艳”可能是指诗人对某位女子的怀念,而“去时佳语大河横”则暗示了离别时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可能隐含着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竟从春夜撩秋思,枕有疏篁滴露声”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情感的寄托。春夜的景色撩起了诗人对秋天的思绪,而“枕有疏篁滴露声”则通过细微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整个画面静谧而深沉,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江南古城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白云起西南,盘郁中天台。
下招笙鹤翔,天风为之回。
岂不从龙游,重辉挟崔嵬。
翔鹤若有归,华采同灿璀。
悠然忽万里,矧与丹凤偕。
凤栖东海瑶,鹤啄北山莱。
企首思白云,鸣声沥馀哀。
所嗟变化神,微雨朝暮来。
分阴护丘壑,终复游九垓。
藉彼明锦章,舒卷慰好怀。
秋旻气弥清,短翮亦稍开。
会合须可期,乘高共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