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斤不死老苍虬,未肯甘心只么休。
尚有阿婆三五态,背时涂抹趁风流。
斧斤不死老苍虬,未肯甘心只么休。
尚有阿婆三五态,背时涂抹趁风流。
这首诗《枯树》由宋代诗人赵时韶所作,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枯树坚韧不屈的生命力与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句“斧斤不死老苍虬”,以“老苍虬”比喻历经沧桑的枯树,斧斤虽多次砍伐却未能将其彻底摧毁,暗示了枯树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这里的“老苍虬”既指树的形态,也暗喻其坚韧不拔的品格。
次句“未肯甘心只么休”,进一步强调了枯树不甘于命运摆布的态度,即使遭受了无数次的打击与摧残,它也不愿意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风貌。
后两句“尚有阿婆三五态,背时涂抹趁风流”,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枯树比作“阿婆”,并赋予其“三五态”的形象,即枯树在不同的季节或环境下展现出的不同面貌。这里不仅描绘了枯树的外在形态,更寓意了其内在生命力的持续与变化。同时,“背时涂抹趁风流”一句,巧妙地将枯树与时尚潮流联系起来,表达了即便是在不被世人关注或理解的情况下,枯树也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其魅力,追求自己的风流与精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枯树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坚韧不屈的生命力,更寓意了人在面对逆境时不屈不挠、追求自我价值的精神。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枯树的形象更加立体、生动,富有深意。
右军真迹兰亭,秘藏玉匣昭陵久。
蓦然惊见,夜光明月,焕辉窗牖。
穆穆诚斋,濡毫临出,远过颜柳。
把琼钩宝画,比方古本,此本断、应居首。
写在金笺纸上,竞传观、怎禁磨揉。
故教铁笔,连图入石,要令难朽。
羡尔良工,艺能巧妙,于今稀有。
细看来、恰似生成喝采,那雕镌手。
钱塘最胜处,龙井畔、此地是君家。
有垂柳引莺,古松巢鹤,石栽蒲草,池种荷花。
客来访、绿衣铺座席,红袖过汤茶。
评史讲经,赋诗观帖,竹间棋局,窗下琵琶。
况湖山清雅,僧房占、不尽水竹烟霞。
赢得老辞画省,荣赐乌纱。
便重寻旧隐,歌当细听,酒当满泛,休问其他。
人道昔时书屋,今更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