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平地起干戈,争似属牛人更多。
满面惭惶无著处,低头依旧入烟萝。
无端平地起干戈,争似属牛人更多。
满面惭惶无著处,低头依旧入烟萝。
这首诗名为《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二》,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原妙。诗的内容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对世间纷争的感慨和对超脱生活的向往。
"无端平地起干戈",诗人以比喻手法,描述了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冲突和矛盾,仿佛原本平静的土地突然间战鼓震天,暗示世事无常,人事多变。
"争似属牛人更多",这里的“属牛人”可能象征着勤劳、踏实的人们,诗人认为与其卷入无谓的争斗,不如像那些默默耕耘的人一样,生活更为安宁。
"满面惭惶无著处",诗人描绘出在纷争中感到困惑和不安的人,他们脸上写满了羞愧和惶恐,不知所措。
"低头依旧入烟萝",最后,诗人提出一种选择,即低下头,回归自然,如同隐居山林,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暗示出对超脱尘世、归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日常小事揭示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禅宗崇尚平淡、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晓莺催起。问当年秀色,为谁料理。
怅别后、屏掩吴山,便楼燕月寒,鬓蝉云委。
锦字无凭,付银烛、尽烧千纸。
对寒泓静碧,又把去鸿,往恨都洗。桃花自贪结子。
道东风有意,吹送流水。
谩记得当日、心嫁卿卿,是日暮天寒,翠袖堪倚。
扇月乘鸾,尽梦隔、婵娟千里。
到嗔人、从今不信,画檐鹊喜。
逝水日已远,愈觉别恨重。
岁月不可留,又已闻鸣蛩。
故衣馀手泽,见肘未忍缝。
遥知春去后,飞花散无纵。
游魂定何依,马蹄隔千峰。
谁与持麦饭,一洒冢上松。
凭高酹觞酒,聊以写我胸。
彭殇同所归,百岁还相逢。
但留一寸心,不愧三尺封。
乾坤本无边,我命自荆棘。
去住风涛中,生死无消息。
兹晨梦中归,真幻竟莫测。
形声各已改,老稚不我识。
一灯话清凉,喜极泪始滴。
出门动经年,还合甫浃昔。
云胡作惊鸥,又复告行役。
雨声挟离思,春晚作秋色。
暮山试回首,上有云气白。
天长眼力短,此意几悽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