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疏影三首·其三》
《疏影三首·其三》全文
清 / 端木埰   形式: 词  词牌: 疏影

清晖沁骨,对一窗颢彩,凡想俱祓。

天上人间,一样无尘,知心但有明月。

虚窗不碍空明色,遍枕簟、澄于冰雪。

卷翠帷,尽息银灯,看到漏声都歇。

还怕荒鸡唱晓,渐催碧漠转,金镜西没。

万籁无声,万念皆空,相思那更天末。

当前一片娟娟影,摄梦想,都贵瑶阙。

更洒然,凉透孤衾。又近素秋时节。

(0)
鉴赏

这首《疏影三首(其三)》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

首先,“清晖沁骨,对一窗颢彩,凡想俱祓”,开篇即以“清晖”点出环境的清雅与明亮,仿佛能直接渗透肌肤,洗净心灵的杂念。接着,“天上人间,一样无尘,知心但有明月”,将人间与天界并置,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明月的象征意义,明月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寄托。

“虚窗不碍空明色,遍枕簟、澄于冰雪”,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空灵,窗户虽虚,却映照出如冰雪般清澈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下来,“卷翠帷,尽息银灯,看到漏声都歇”,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美的状态,连最细微的声音也变得宁静,营造出一种极致的静谧感。

“还怕荒鸡唱晓,渐催碧漠转,金镜西没”,诗人似乎在担心黎明的到来会打破这份宁静,鸡鸣声渐渐响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太阳即将西沉,碧蓝的天空逐渐暗淡。这里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也隐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最后,“万籁无声,万念皆空,相思那更天末”,在万籁俱寂的时刻,诗人的心境达到了空灵的状态,即使是在遥远的天边,相思之情也难以触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对远方情感的深切思念。

“当前一片娟娟影,摄梦想,都贵瑶阙”,诗人眼前浮现的娟秀身影,仿佛是梦境与现实的交汇,珍贵如同瑶池仙境,充满了神秘与美好的想象。

“更洒然,凉透孤衾。又近素秋时节”,结尾处,诗人感受到一丝凉意,仿佛秋天已经悄然来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入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艺术境界。

作者介绍

端木埰
朝代:清

清江苏江宁人,字子畴。同治间年四十余,始以优贡疏荐内阁中书,光绪间官至侍读。性兀傲不与时俗。卒年七十三。有《名文勖行录》、《赋源楚辞启蒙》及诗文词笔记等。
猜你喜欢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华夷文物贺新年,霜仗遥排凤阙前。

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

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

共说正初当圣泽,试过西掖问群贤。

(0)

塞下曲六首·其五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0)

寄远十一首·其四

玉箸落春镜,坐愁湖阳水。

闻与阴丽华,风烟接邻里。

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

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

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0)

送蜀郡李掾

饮酒俱未醉,一言聊赠君。

功曹善为政,明主还应闻。

夜宿剑门月,朝行巴水云。

江城菊花发,满道香氛氲。

(0)

晚夏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

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

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