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入槐阴门巷杳。秋容次第归苹蓼。
潦尽波寒亭影倒。征雁早。一声唤起江天晓。
菊外白衣殊未到。沙堤留得西山眺。
何事水莲花独少。诗与调。倚风仍度渔家傲。
凉入槐阴门巷杳。秋容次第归苹蓼。
潦尽波寒亭影倒。征雁早。一声唤起江天晓。
菊外白衣殊未到。沙堤留得西山眺。
何事水莲花独少。诗与调。倚风仍度渔家傲。
这首元代马熙的《渔家傲》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静谧画面。"凉入槐阴门巷杳",开篇即以微凉的秋意渲染出幽深的巷弄,暗含寂寥之意。"秋容次第归苹蓼",写秋天的景色逐渐展现,水草凋零,显示出季节的变迁。
"潦尽波寒亭影倒",进一步描绘了池塘水面的清冷,亭子的倒影映在其中,更显孤独与宁静。"征雁早",通过大雁南飞,暗示时光流转,也带来一丝离别之感。"一声唤起江天晓",雁鸣声打破寂静,唤醒了江天的黎明,引人遐想。
下片转向诗人的情感抒发:"菊外白衣殊未到",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和等待,"沙堤留得西山眺",则流露出诗人独自驻足远望的落寞。"何事水莲花独少",疑问中透露出对美景的遗憾,为何只有水莲少了,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事物未能如愿。
最后,"诗与调,倚风仍度渔家傲",诗人借渔歌自遣,以诗表达情感,寄托在渔歌之中,显得尤为凄美动人。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秋日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