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行玉立向彤庭,环佩锵锵沐宠荣。
谁念沧洲有遗逸,败荷残照不胜情。
几行玉立向彤庭,环佩锵锵沐宠荣。
谁念沧洲有遗逸,败荷残照不胜情。
此诗描绘了鹭鸶与荷叶在宫廷中的和谐景象,通过对比隐士的孤独与宫廷的繁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几行玉立向彤庭”,以“玉立”形容鹭鸶的姿态,既展现了鹭鸶的高洁与优雅,也暗示其身处庄严的宫廷之中,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鹭鸶“向彤庭”的动作,既体现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也暗含着诗人对鹭鸶能够享受宫廷荣华的羡慕之情。
次句“环佩锵锵沐宠荣”,进一步描绘了鹭鸶在宫廷中受到的礼遇与宠爱,通过“环佩锵锵”这一细节,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宫廷的奢华与庄重,也暗示了鹭鸶作为宫廷之物所享有的特殊待遇。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述,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鹭鸶行走时轻盈的脚步声,感受到它们在宫廷中受到的尊贵与荣耀。
后两句“谁念沧洲有遗逸,败荷残照不胜情”,则将视角转向了隐士的生活。通过“沧洲”这一意象,诗人巧妙地将鹭鸶与隐士的生活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在这里,“败荷残照”不仅描绘了一幅衰败、萧瑟的画面,更象征着隐士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寞。通过这一对比,诗人流露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当前所处环境的某种不满或无奈。
整首诗通过鹭鸶与隐士的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美与遗憾,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思考与感慨。
小郡横山外,居民半岛夷。
路偏逢客少,地湿见秋迟。
铜鼓侵城角,蛮旌接使麾。
平生闻义勇,好祭伏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