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结交翰墨场,举头不觉双鬓苍。
世涂巇崄如羊肠,交情耐久无炎凉。
我今读书松竹庄,君兮去去吴松江。
音书莫惜频寄将,新诗分我古锦囊。
少年结交翰墨场,举头不觉双鬓苍。
世涂巇崄如羊肠,交情耐久无炎凉。
我今读书松竹庄,君兮去去吴松江。
音书莫惜频寄将,新诗分我古锦囊。
此首诗作于宋代,由杨冠卿所创。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流露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少年结交翰墨场,举头不觉双鬓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文墨之地结识知己的情景,那时年华如昔日,但转瞬间白发如霜,这种对比强烈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友情的长存。
"世涂巇崄如羊肠,交情耐久无炎凉。" 这两句则用了世道曲折如同羊肠小道来比喻人生旅途的艰难,而诗人的交情却始终如一,不受外界变幻影响,这份深厚的情谊令人感动。
"我今读书松竹庄,君兮去去吴松江。"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目前的生活状态,他在有松竹围绕的寂静庄园中沉浸于阅读之中。而他的朋友则要离开前往吴松江,这里流露出一丝离别的愁绪。
"音书莫惜频寄将,新诗分我古锦囊。"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书信保持与友人的联系,不吝啬任何机会去表达心意。而“新诗分我古锦囊”则是说他会将自己的新作藏于古旧的锦囊之中,与朋友分享,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交换,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沟通。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友情的回忆、现实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未来的寄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于友谊持久不变的渴望。
参裨不解力吹嘘,掺别何劳叹索居。
子去定为慈父母,邦人应得乐田庐。
临漳从此无苛吏,严濑曾闻治猾胥。
暇日若亲横槊赋,为言珍重百砗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