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笔生王伯纯》
《赠笔生王伯纯》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古风

时方用武我业儒,王生卖笔来吾庐。

生承世业霅溪上,制笔特与常人殊。

宣城阻兵十三载,犹喜山中老㕙在。

拔来秋颖带微霜,缚得铦锥含五彩。

昔年草创供玉堂,玉堂仙人云锦裳。

三缣一字不易得,笔价亦与时俱昂。

莫怪年来弃如土,扫除风尘必斨斧。

生今卖笔我卖文,何异适越资章甫。

呼儿亟用买一束,为我写成怀古录。

吾儿作字三叹赏,八法以之随意足。

我有好音生可知,用笔将见文明时。

诸公笔谏佐明主,老我笔耕笺古诗。

逝将重作毛颖传,为记频年遭薄贱。

牵联为生书姓名,字业不随陵谷变。

中秋适逢酒禁开,椰瓢酌生新泼醅。

酒酣仰视月中兔,长啸一声归去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所作的《赠笔生王伯纯》,通过对王伯纯卖笔为生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诗中提到王氏家族世代制笔,技艺超群,笔价因品质优良而日益昂贵。诗人感慨自己虽为儒者,却也认识到文字的力量,认为笔和文都是时代的工具,可以辅佐明主,记录历史。

诗人以“莫怪年来弃如土”表达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但坚信自己的文章和王伯纯的笔墨都能在乱世中发挥作用。他鼓励儿子购买王伯纯的笔,以支持他的事业,并期待通过文字传承文明。最后,诗人借饮酒赏月,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技艺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笔墨艺术的赞美,又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伯皋所藏名妓墨竹逼令题之可谓戏剧

夜寒窗静密还开,翠袖移将影下来。

只是风前犹爱惜,更教月底共徘徊。

(0)

十二日次韵昌甫·其二

纷纷寺观占溪南,不是瞿昙即老聃。

何有閒人更周孔,况兼巷语斗街谈。

(0)

昌甫诗以杨朴契玄断送头皮语说病亦昌甫郑州乡里人也次韵·其二

示疾炎凉合问之,头皮老去记谁诗。

杨妻有句留千古,笑倒黄州举此时。

(0)

午睡期思书堂

所谓伊人天一方,园枝新好寄东窗。

八表濛濛忽时雨,不知平陆已成江。

(0)

次韵昌甫·其二

相送思前日,同吟忆此时。

情亲五字句,意妙一篇诗。

长夏看榴火,薰风入鬓丝。

西湖渺何许,终愧北山移。

(0)

次判院丈昼寒亭韵有怀平父

把酒怀人处,幽寻记往时。

新亭劳指顾,胜践阙追随。

为报层檐出,莫忧浮柱攲。

惟应旧飞雪,想象合心知。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