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西风初送暑,碧梧已动秋声。
高楼一望暮山明。白云飞处,迢递客愁生。
目断征帆江上尽,几人遥挂归笙。
天涯芳草绿波平。柴门何日,拄杖小桥横。
今日西风初送暑,碧梧已动秋声。
高楼一望暮山明。白云飞处,迢递客愁生。
目断征帆江上尽,几人遥挂归笙。
天涯芳草绿波平。柴门何日,拄杖小桥横。
这首明代夏言的《临江仙·其三》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今日西风初送暑",点出季节转换,微凉的西风吹走了夏季的余热。"碧梧已动秋声",通过梧桐叶的沙沙声暗示秋天的到来。"高楼一望暮山明",诗人登高远眺,夕阳映照下的山峦显得格外清晰。
下片转向内心感受,"白云飞处,迢递客愁生",诗人望着白云飘荡,不禁勾起了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目断征帆江上尽",视线随着渐行渐远的船只消失,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期待。"几人遥挂归笙",想象着有多少人也在期待着归乡的乐音。
结尾两句"天涯芳草绿波平,柴门何日,拄杖小桥横",以广阔的天涯芳草和平静的江面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希望能有一天在小桥边悠闲地漫步,享受那份久违的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人生离合的独特感悟。
仲夏苦昼永,薰风起将夕。
圆景海上来,照此山中客。
坐令微暑消,兼使众累释。
兴至时命觞,露下复移席。
因耽水竹居,遂同鱼鸟迹。
盘游岂忘返,玩物聊取适。
台空人影疏,夜静潭气白。
参差树杪峰,历历辨咫尺。
超然悟真境,万物一虚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