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吹动秋声,天凉海气清。
深杯行竹叶,高枕傲桃笙。
晚树依微出,晴波潋滟明。
醉来还自得,觉我在蓬瀛。
繁吹动秋声,天凉海气清。
深杯行竹叶,高枕傲桃笙。
晚树依微出,晴波潋滟明。
醉来还自得,觉我在蓬瀛。
这首诗描绘了岭南地区初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独特的感受。开篇“繁吹动秋声,天凉海气清”以动态的秋风和清凉的海气渲染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仿佛能听到秋风在耳边低语,感受到海风拂面的凉意。
接着,“深杯行竹叶,高枕傲桃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饮酒的场景与竹叶、桃笙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深杯中盛满的是竹叶的清香,高枕而卧,仿佛在桃笙的陪伴下,享受着生活的悠闲与惬意。
“晚树依微出,晴波潋滟明”则进一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晚霞映照下的树木若隐若现,波光粼粼的水面在阳光下闪烁,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最后,“醉来还自得,觉我在蓬瀛”表达了诗人即使在醉酒的状态下也能感到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仿佛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流露出对生活美好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岭南初秋的独特风光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傍湘筠、一痕梦雨,三生絮禅难证。
十年恩怨鸳鸯褥,花底月明交影。眠未稳。
倩金匼余香,融得相思凝。啼莺唤醒。
怎小倦搴帷,落英如雪,换却好风景。
青春事,准拟采芳幽径。兰苕翡翠相并。
随函喜鹊猜应到,倘有银河中梗。人语静。
怅细雨红梨,添了花枝病。霜钟暮警。
荡宛转吟魂,双烟凌紫,绕遍翠鸾镜。
紫云已杳,听千呼万唤,无情堪恼。
旧日欢娱俱泯灭,不管天荒地老。
十丈香尘,六街金粉,过眼何曾好。
繁华如此,从今悔恨偏早。
也算人去楼空,情根慧业,错种红心草。
惆怅堂前双燕子,几许衔泥重到。
鸟亦惊春,花能溅泪,落尽凭谁扫。
与君憔悴,为他心事绵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