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摇摇波浪间,几多舟楫望禅关。
天边幡影因心动,堂上潮音到海还。
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閒。
中流莫怪频回首,直到江南始见山。
白塔摇摇波浪间,几多舟楫望禅关。
天边幡影因心动,堂上潮音到海还。
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閒。
中流莫怪频回首,直到江南始见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景图,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水波与心灵的交响。开篇“白塔摇摇波浪间”即设定了全诗的意境,白塔在波光粼粼中摇曳,既映衬出江面上的涟漪,也预示着后文对禅关的向往。
“几多舟楫望禅关”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宁静之所的渴望,那些行船在波浪中前行,似乎都在寻觅一处超然物外的圣地。紧接着,“天边幡影因心动”则将视野扩展至天际,幡(旗帜)在风中飘扬,其影随着心灵的起伏而变化,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堂上潮音到海还”一句,更是将听觉与视觉结合,传达了一种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境界,那些在江南寺庙中回响的潮声似乎穿越了距离,直抵远方的大海。诗人通过这种描写,展现了自己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
“我拔一毛犹自苦,师除双臂信如閒”两句,则是对佛法修行的一种比喻。诗人以“拔一毛”来形象地表达修行之艰难,同时也透露了对于导师宽厚教诲的感激。
最后,“中流莫怪频回首,直到江南始见山”一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在江上漂泊,不禁频频回望,那种对远方山峦的向往和追寻,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精神寄托之地的渴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净土的情怀,是一篇融合了禅意与山水画意的佳作。
石壁挂青萝,禅房在其下。
松枝裁作扉,茅覆不用瓦。
若人百念忘,襟怀自潇洒。
行看坞云生,坐听岩泉泻。
怡然朝复曛,在已无取舍。
于中亦不存,何有空与假。
一从入山来,见山不见野。
寒拾千载人,谁是同流者。
十年两情展,一旦千里违。
念此俱皓首,晤言宁有时。
楚天眇无际,孤云杳难期。
故山樟树老,秋风亦刚薇。
旧房兵后在,胜侣存者稀。
诸孙新入道,迎归候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