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道风飘五丈旗,层楼突兀与云齐。
空馀明月连钱列,不照红葩倒井披。
频摸索,且攀跻。千门万户是耶非。
人间总是堪疑处,惟有兹疑不可疑。
阁道风飘五丈旗,层楼突兀与云齐。
空馀明月连钱列,不照红葩倒井披。
频摸索,且攀跻。千门万户是耶非。
人间总是堪疑处,惟有兹疑不可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阁道上旗帜飘扬,高楼直入云霄的景象。"五丈旗"显出旗帜之大,"层楼突兀与云齐"则强调了楼阁的高耸。然而,月光只洒在排列整齐的"连钱列"(可能是比喻或形容月光下的某种景色),并未照亮红色的花朵或倒映在井边的景象,暗示了月色的冷寂和静谧。
诗人通过"频摸索,且攀跻"的动作,表达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而"千门万户是耶非"则引发对人间万象的怀疑。最后两句"人间总是堪疑处,惟有兹疑不可疑"揭示了一个哲理:尽管世间充满疑惑,但对自身处境的怀疑或许是最真实的,因为唯有这种怀疑,才是无法回避的存在。
总的来说,王国维的这首《鹧鸪天》以景寓情,借月夜阁楼的描绘,探讨了人对于自我认知和外界理解的复杂心态,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