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楼头入妾家,燕来燕去惜容华。
祇应韩重相思骨,化作湖中并蒂花。
燕子楼头入妾家,燕来燕去惜容华。
祇应韩重相思骨,化作湖中并蒂花。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燕子辞》第四首,以燕子楼为背景,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爱情永恒的感慨。首句“燕子楼头入妾家”描绘了燕子频繁出入燕子楼的情景,暗示了时光流转和女子的闺中生活。次句“燕来燕去惜容华”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美丽容貌的珍视,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后两句“祇应韩重相思骨,化作湖中并蒂花”则运用了典故,韩重与紫燕的故事象征着深挚的爱情。据说韩重因思念心上人而死后,他的骨骼化为并蒂莲花,此句借以表达主人公希望自己的爱情如同韩重故事般,即使肉体不在,情感也能化为永恒的象征——并蒂花,绽放在湖水中,象征着不朽的相思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燕子和并蒂花的形象,寓言式地展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青春消逝的哀婉之情,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下山行别僧,归径屡转右。
钟声忽递风,寻之越冈阜。
依然遘精蓝,行近不知有。
径造竹阁吟,坐听涧声久。
寻源得奇绝,石理若瓜剖。
平落十亩宽,侧撇千丈陡。
想见春水生,百万玉龙走。
瞑色沈镜光,欲揽不在手。
未窥山面全,佳处吞八九。
剑门拂水崖,较此孰前后。
明发更扳陟,斯游庶无负。
山僧夜半敲石火,照见古壁腾龙蛇。
锲风忽刮一灯灭,惊起百鸟鸣呕呀。
千林万窍浩呼汹,俄顷急雨翻银车。
岭头墨色接天色,白处雨脚垂如麻。
我舟忽尔移断岸,噌吰水石声交加。
舟人系缆争性命,千丈一落分毫差。
悬崖怪树电光里,龙颠虎倒犹盘拿。
谁知暴雨不终昔,打篷渐歇筝琵琶。
前山已复挂银汉,隔岸尚见飞滩沙。
当窗绝壁不能上,薄云来往明于纱。
草头点点散萤火,水上阁阁鸣青蛙。
新凉美满虽快意,但破好梦方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