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竺国,东震旦土。传佛心宗,无本可据。
无本据,一苇横趋,大江东去。
五天竺国,东震旦土。传佛心宗,无本可据。
无本据,一苇横趋,大江东去。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的《达磨大师赞(其二)》。诗中描述了达磨大师从五天竺国来到中国传播佛法的情景,强调佛法无本可依,但大师却如同一苇渡江般,以纯粹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带领佛法东渐,直指人心,大江东流般的气势象征着佛法的深远影响。诗人通过对达磨大师的赞美,表达了对佛法无上智慧和精神力量的崇敬。整体风格简洁明快,富有禅意。
列炬归来酒未醒,六街人静马蹄轻。
月中薄雾漫漫白,桥外渔灯点点青。
从醉里,忆平生。
可怜心事太峥嵘。
更堪此夜西楼梦,摘得星辰满袖行。
万项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
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
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直青山缺处是孤城,倒悬浸明湖。
森千帆影里,参差宫阙,风展旌旟。
向晚棹声渐急,萧瑟杂菰蒲。
列炬严城去,灯火千衢。
不道繁华如许,又万家爆竹,隔院笙竽。
叹沉沉人海,不与慰羁孤。
剩终朝襟裾相对,纵委蛇,人已厌狂疏。
呼灯且觅朱家去,痛饮屠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