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忆岩房,端石玄云,宣毫紫霜。
想笔端风雨,不时萧飒,胸中渊海,无底潢洋。
枫落寒江,草生春梦,欲说天机话甚长。
知音者,有真能入室,好与连床。梅花窗下茶觞。
小团月、烹来宝乳香。
览吴淞夜月,珠江莹洁,昆山□□,□液淋浪。
不出门庭,那知世态,金玉家家要满堂。
长安市,似遗腥蝇聚,采□□□。
每忆岩房,端石玄云,宣毫紫霜。
想笔端风雨,不时萧飒,胸中渊海,无底潢洋。
枫落寒江,草生春梦,欲说天机话甚长。
知音者,有真能入室,好与连床。梅花窗下茶觞。
小团月、烹来宝乳香。
览吴淞夜月,珠江莹洁,昆山□□,□液淋浪。
不出门庭,那知世态,金玉家家要满堂。
长安市,似遗腥蝇聚,采□□□。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的《沁园春·寄询讲主》是一首抒发内心情感与哲思的词作。开篇以“每忆岩房,端石玄云,宣毫紫霜”描绘了对静谧禅房的怀念,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笔触细腻,意境深远。接着通过“枫落寒江,草生春梦”表达了时光流转和梦境中的思考,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深沉。
“知音者,有真能入室,好与连床”表达了对知己的理解和期待,希望找到能深入心灵交流的人。接下来的“梅花窗下茶觞”则描绘了一幅雅致的画面,品茗赏月,生活简静而高雅。词人借“吴淞夜月”、“珠江莹洁”、“昆山琼液”等意象,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纯净心境的追求。
“不出门庭,那知世态”揭示了词人对尘世纷扰的疏离,而“金玉家家要满堂”则讽刺了世俗的贪婪。最后以“长安市,似遗腥蝇聚,采芝何处”作结,以比喻的方式批评了社会的污浊,表达了对理想人格和超脱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清高品格和人文关怀。
腐朽神奇,梦幻吞侵,朝昏变迁。
怅残灯旧岁,鸡声竞早,春风归兴,雁影相先。
南渡崩奔,东屯留滞,世事悠悠白发边。
虚名误,遍人间浪走,恰到求田。青红花柳争妍。
意醉眼、天公也放颠。
更云雷怒卷,颓波一注,冰霜冷看,老桧千年。
园令家居,陶潜官罢,无酒令人意缺然。
从教去,付青山枕上,明月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