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城东隅,地僻车马少。
忽闻大尹来,僮仆若惊鸟。
入门且坐笑,丰颊光皎皎。
问我餐若何,依旧抱糜麨。
问我诗若何,亦未离缠绕。
我庭有藜苋,不堪秣腰袅。
我壶无醪醴,不能犒介绍。
乃喜百事稀,来此与世矫。
固非傲不往,心实厌扰扰。
我居城东隅,地僻车马少。
忽闻大尹来,僮仆若惊鸟。
入门且坐笑,丰颊光皎皎。
问我餐若何,依旧抱糜麨。
问我诗若何,亦未离缠绕。
我庭有藜苋,不堪秣腰袅。
我壶无醪醴,不能犒介绍。
乃喜百事稀,来此与世矫。
固非傲不往,心实厌扰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永叔内翰见过》,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城市偏僻一隅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写自己听到大尹来访时家中僮仆的惊慌反应,以及与客人交谈的内容,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和对纷扰世事的厌倦。
首句“我居城东隅,地僻车马少”点明了诗人隐居的环境,远离尘嚣。接着,“忽闻大尹来,僮仆若惊鸟”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家人的紧张和诗人的好奇。诗人以“入门且坐笑,丰颊光皎皎”描绘客人的形象,暗示其风度翩翩。
在问答环节,诗人坦诚自己的饮食简单,“问我餐若何,依旧抱糜麨”,诗歌中提到的“糜麨”是粗劣的粮食,反映出他的清贫生活。对于诗才,诗人自谦“问我诗若何,亦未离缠绕”,表示自己仍在文学创作中挣扎。
“我庭有藜苋,不堪秣腰袅”进一步强调生活的朴素,藜苋是野菜,而“秣腰袅”形容生活艰难。诗人又说“我壶无醪醴,不能犒介绍”,表明没有美酒招待客人,流露出歉意。
然而,诗人并非傲慢之人,而是因为“乃喜百事稀,来此与世矫”,喜欢这种清静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最后两句“固非傲不往,心实厌扰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以及对简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
金秋行令,恰清晨、白露初交中节。
勿怪西窗传好事,生个他年英杰。
吉梦既符,知如徐子,冰玉为神骨。
吾家有庆,阶兰喜又新发。
如今早已生男,清樽华宴,且好延佳客。
更自承师勤问道,门外不妨立雪。
抗志云霄,留心简册,听我叮咛说。
骎骎月殿,桂枝取次高折。
一阳来复气回新。对芳辰。庆生申。
月满惟迟、三日又三旬。
入仕致身知是早,年弱冠,正青春。
文章笔下扫千军。擢铨衡。袭簪缨。
荣捧宸恩,来镇此邦民。
行历华途须煊赫,添寿酒,祝椿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