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张王公心不平,儿曹弹作懊侬声。
东床快婿文赋手,告变归家惭见妇。
妇欲复雠雠未复,罻罗高张廷尉狱。
吁嗟乎三代史中君不遗,三代史前君所知。
生受交亲死无负,栾布向雄皆我师。
拍张王公心不平,儿曹弹作懊侬声。
东床快婿文赋手,告变归家惭见妇。
妇欲复雠雠未复,罻罗高张廷尉狱。
吁嗟乎三代史中君不遗,三代史前君所知。
生受交亲死无负,栾布向雄皆我师。
这首诗《王公怨》由明代诗人黄淳耀创作,通过描绘王公内心的不平与儿辈的懊恼,展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道德抉择。诗中以“东床快婿文赋手”这一典故引入,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与才华,随后转折至“告变归家惭见妇”,揭示了王公因某事被牵连,面对妻子时的尴尬与愧疚。
“妇欲复雠雠未复,罻罗高张廷尉狱”两句,进一步展示了王公面临的困境与法律的严苛,他的妻子想要为他复仇,但复仇之路尚未实现,他已经陷入了廷尉的牢狱之中。这种情境不仅凸显了法律的无情,也反映了人性中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吁嗟乎三代史中君不遗,三代史前君所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反思,强调了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道德问题时,应遵循历史的智慧与教训。而“生受交亲死无负,栾布向雄皆我师”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忠诚、友谊以及如何面对生死考验的深刻思考,将历史上的忠臣良友作为自己的榜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公个人遭遇的描绘,探讨了道德、法律、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