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
梁园台馆关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冤。
几时诏下归丹阙,还领千官入閤门。
汴水从今不复浑,秋风鼙鼓动城根。
梁园台馆关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诗好四方谁敢和,政成三郡自无冤。
几时诏下归丹阙,还领千官入閤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恢宏的景象,表达了对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地方官府威严和政治成就的赞赏。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汴水从今不复浑",汴水清澈不再混浊,象征着政治的明朗与社会的安定。
"秋风鼙鼓动城根",秋风吹过城墙脚下的鼓点,形容战争气氛的消散和平静的到来。
"梁园台馆关东少",汴州作为古都,其建筑宏伟,与关东(指华北地区)相比,实属罕见。
"相府旌旗天下尊",相府即地方官府,旌旗飘扬,象征着尊贵和权威遍及全国。
"诗好四方谁敢和",诗人自信其作品美妙,无人能与之媲美。
"政成三郡自无冤",政治清明,三郡之地民心所向,没有怨言。
"几时诏下归丹阙",期待着朝廷的诏令,希望尽快返回帝都(丹阙即指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
"还领千官入閤门",带领众多官员重返宫禁之内。
整首诗通过对汴州景色的描绘和政治成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地方官府稳固与威严的认可,以及期待朝廷诏令返回帝都的愿望。
水拍晴桥,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飏。
打鱼放鸭,四月好年光。
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
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鸣榔。
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吾乡。
惹溪山千载,姓氏犹香。
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赛、画鼓明妆。
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
隔年芳信,要同衾元夕。比及归时小寒食。
怅鸭头船返,桃叶江空,端可惜误了兰期初七。
易求无价宝,惟有佳人,绝世倾城再难得。
薄命果生成,小字亲题,认点点泪痕犹裛。
怪十样蛮笺旧曾贻,只一纸私书,更无消息。
借问黄花,过了重阳,如何始开。
为客中陶令,逢他初度,尊前杜举,要我相陪。
十日秋香,百年晚景,一笑今朝酒莫推。
风光好,正凉生沆瀣,净洗氛埃。胸中华岳崔嵬。
下笔处、长江滚滚来。
且折花簪帽,剧谈清事,引杯看剑,聊适幽怀。
健翮低云,修鳞蹭蹬,人道公非百里才。
还知否,那黄河清也,白日悠哉。
六朝形胜,想绮云楼阁,翠帘如雾。
声断玉箫明月底,台上凤凰飞去。
天外三山,洲边一鹭,李白题诗处。
锦袍安在,淋漓醉墨飞雨。
遥忆王谢功名,人间富贵,散草头朝露。
淡淡长空孤鸟没,落日招提铃语。
古往今来,人生无定,南北行人路。
浩歌一曲,莫辞别酒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