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墨西·其二》
《赠墨西·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琉璃砚匣镇随身,墨爱君房古色新。

王勃三升频饮我,青莲百首每催人。

初来往往春葱破,久立时时翠黛颦。

日用一螺殊未足,不曾渴笔致卿嗔。

(0)
鉴赏

此诗《赠墨西(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砚台的深情厚谊。首句“琉璃砚匣镇随身”,以琉璃为砚匣,既显出砚台的珍贵与华美,也暗示了诗人对文具的珍视,如同随身携带的宝物。次句“墨爱君房古色新”,表达了对墨的喜爱,特别是那来自古代的墨香,虽历经岁月却依然焕发新生,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接着,“王勃三升频饮我,青莲百首每催人”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王勃和李白的笔下,暗示自己的创作热情与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豪的敬仰之情。通过“饮我”和“催人”的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和追求。

“初来往往春葱破,久立时时翠黛颦”则进一步描绘了使用砚台时的情景,初见时如春葱般的新鲜,久用后则如翠黛般凝重,既有对新事物的喜悦,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日用一螺殊未足,不曾渴笔致卿嗔”表达了诗人对砚台的依赖与喜爱,即使每日使用,仍觉不足,生怕因墨干而影响书写,可见其对文具之珍视与情感之深厚。

整首诗通过对砚台的赞美,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具的热爱,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朱买臣墓

荒碑眠旧刹,春莽古榛平。

驷马馀翁仲,金鱼枕化城。

雨鸠呼妇急,樵斧戛松清。

羞墓亭边水,回流避汉卿。

(0)

煨芋

煨芋何风味,山家带土蒸。

香来烧柘火,剥向捕鱼灯。

韵事供吟客,清斋似懒僧。

蹲鸱如再熟,斗笠过沟塍。

(0)

建章宫仙人掌歌

柏梁火照灵旗风,井干花绣飘唐中。

画云车盖辟恶鬼,潜英石活蘼芜红。

灵衣披披媚宛若,马肝死后求神药。

君山美酒虎魄寒,白茅立观当鳷鹊。

建章万户高未央,十二楼曲通壶梁。

铜衣羽衣立云表,手接车辖金凤皇。

于阗良玉团碧月,琢之为杯舟汞香。

仙人掌莹珠百琲,晶晶银液的有光。

和以瑶屑鍊绛霜,食之令人寿命长。

君王深夜祠泰液,天女赐饮玄天浆。

桃花三千红不实,宫女胭脂点秋色。

芝房烨烨疗饥疾,枣脯延仙擘麟炙。

汾河帝子凭蜚廉,手酌沆瀣吞明蟾。

伐毛洗髓岁星夭,白云不肯垂胡?。

火馀经飘丫角坠,后宫巫蛊啼木魅。

阿母巳识非仙才,嬴虎早葬骊山灰。

茂陵翁仲比砺剑,抱犊石函谁为开。

炎井火残露盘毁,铜雀台高伎衣翠。

千秋□水总荒凉,无劳铜狄摩清泪。

寿宫柏寝久阑潸,三青鸟去不飞还。

嵯峨高掌露零落,玉碗曾否留人间。

(0)

山丹

明媚丹葩照小斋,琼芬冒砌粲瑛瑰。

绛纱帐浅微侵幌,红药阑低细绕阶。

琐缀垣衣成赤壁,支分珊树贡朱厓。

可应句漏砂中产,采摘英华出短柴。

(0)

述志阶诗·其一

有鸟异孤鸾,飞无群独漾。

鹤戏逐轻风,起响三台上。

(0)

谶·其三

路上忽逢深处水,等閒见虎又逢猪。

小小牛儿虽有角,清溪龙出总须输。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