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砚匣镇随身,墨爱君房古色新。
王勃三升频饮我,青莲百首每催人。
初来往往春葱破,久立时时翠黛颦。
日用一螺殊未足,不曾渴笔致卿嗔。
琉璃砚匣镇随身,墨爱君房古色新。
王勃三升频饮我,青莲百首每催人。
初来往往春葱破,久立时时翠黛颦。
日用一螺殊未足,不曾渴笔致卿嗔。
此诗《赠墨西(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砚台的深情厚谊。首句“琉璃砚匣镇随身”,以琉璃为砚匣,既显出砚台的珍贵与华美,也暗示了诗人对文具的珍视,如同随身携带的宝物。次句“墨爱君房古色新”,表达了对墨的喜爱,特别是那来自古代的墨香,虽历经岁月却依然焕发新生,象征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接着,“王勃三升频饮我,青莲百首每催人”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王勃和李白的笔下,暗示自己的创作热情与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豪的敬仰之情。通过“饮我”和“催人”的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状态和追求。
“初来往往春葱破,久立时时翠黛颦”则进一步描绘了使用砚台时的情景,初见时如春葱般的新鲜,久用后则如翠黛般凝重,既有对新事物的喜悦,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日用一螺殊未足,不曾渴笔致卿嗔”表达了诗人对砚台的依赖与喜爱,即使每日使用,仍觉不足,生怕因墨干而影响书写,可见其对文具之珍视与情感之深厚。
整首诗通过对砚台的赞美,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具的热爱,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柏梁火照灵旗风,井干花绣飘唐中。
画云车盖辟恶鬼,潜英石活蘼芜红。
灵衣披披媚宛若,马肝死后求神药。
君山美酒虎魄寒,白茅立观当鳷鹊。
建章万户高未央,十二楼曲通壶梁。
铜衣羽衣立云表,手接车辖金凤皇。
于阗良玉团碧月,琢之为杯舟汞香。
仙人掌莹珠百琲,晶晶银液的有光。
和以瑶屑鍊绛霜,食之令人寿命长。
君王深夜祠泰液,天女赐饮玄天浆。
桃花三千红不实,宫女胭脂点秋色。
芝房烨烨疗饥疾,枣脯延仙擘麟炙。
汾河帝子凭蜚廉,手酌沆瀣吞明蟾。
伐毛洗髓岁星夭,白云不肯垂胡?。
火馀经飘丫角坠,后宫巫蛊啼木魅。
阿母巳识非仙才,嬴虎早葬骊山灰。
茂陵翁仲比砺剑,抱犊石函谁为开。
炎井火残露盘毁,铜雀台高伎衣翠。
千秋□水总荒凉,无劳铜狄摩清泪。
寿宫柏寝久阑潸,三青鸟去不飞还。
嵯峨高掌露零落,玉碗曾否留人间。
《建章宫仙人掌歌》【明·彭孙贻】柏梁火照灵旗风,井干花绣飘唐中。画云车盖辟恶鬼,潜英石活蘼芜红。灵衣披披媚宛若,马肝死后求神药。君山美酒虎魄寒,白茅立观当鳷鹊。建章万户高未央,十二楼曲通壶梁。铜衣羽衣立云表,手接车辖金凤皇。于阗良玉团碧月,琢之为杯舟汞香。仙人掌莹珠百琲,晶晶银液的有光。和以瑶屑鍊绛霜,食之令人寿命长。君王深夜祠泰液,天女赐饮玄天浆。桃花三千红不实,宫女胭脂点秋色。芝房烨烨疗饥疾,枣脯延仙擘麟炙。汾河帝子凭蜚廉,手酌沆瀣吞明蟾。伐毛洗髓岁星夭,白云不肯垂胡?。火馀经飘丫角坠,后宫巫蛊啼木魅。阿母巳识非仙才,嬴虎早葬骊山灰。茂陵翁仲比砺剑,抱犊石函谁为开。炎井火残露盘毁,铜雀台高伎衣翠。千秋□水总荒凉,无劳铜狄摩清泪。寿宫柏寝久阑潸,三青鸟去不飞还。嵯峨高掌露零落,玉碗曾否留人间。
https://shici.929r.com/shici/8YDTEUY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