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应时即得阿罗汉。
受持五戒八戒斋,修行诸戒回向愿。
命终生彼闻法音,应时即得阿罗汉。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遵式的《十六观经颂·中品上生观第十五》中的片段,主要描述了修行者通过持守五戒和八戒斋行,以及对佛法的精进修行,希望能够以此获得智慧,最终证得阿罗汉果位。"受持五戒八戒斋"强调了戒律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修行诸戒回向愿"则表达了修行者的虔诚和决心,"命终生彼闻法音"象征着听闻佛法的声音,"应时即得阿罗汉"则是对修行成功的一种理想化期待。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佛教修行的路径和目标,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禅修意境。
由庚由庚,同我太平。二仪交泰,万物咸亨。
天运若枢,王则成之。周道如砥,民则行之。
薄海内外,晏之清之。清晏无波,玉烛调和。
韪我皇风,壤祝衢歌。由王之庚,无偏无党。
由王之庚,引恬引养。
人情无论生与死,总求栖身得宁宇。
廿纪风潮捲地来,大陆茫茫几净土。
先生择地不辞劳,远探禹域东南部。
倦游买棹还故乡,故乡好山不数睹。
此山形胜异群山,凿出神工与鬼斧。
山灵不屑界凡庸,留待高人来作主。
芟除荆棘筑生坟,孝思不匮仍依祖。
春秋辄率友人来,墓前歌诗醉清酤。
我愿胜会逐年开,亲见墓木堪作柱。
此地颇僻隔红尘,为山不深绝狼虎。
海天龙战任纷纷,葬身有地安如堵。
得所我为先生贺,得人我为科山诩。
科山鼎立甲溪北,埋没久与凡山伍。
曩昔往来类土番,不则牧童与樵父。
赏识自逢慧眼人,石壁题诗不知数。
不必新高万千尺,名并先生传万古。
《题谢颂臣夫子科山生圹》【清·傅锡祺】人情无论生与死,总求栖身得宁宇。廿纪风潮捲地来,大陆茫茫几净土。先生择地不辞劳,远探禹域东南部。倦游买棹还故乡,故乡好山不数睹。此山形胜异群山,凿出神工与鬼斧。山灵不屑界凡庸,留待高人来作主。芟除荆棘筑生坟,孝思不匮仍依祖。春秋辄率友人来,墓前歌诗醉清酤。我愿胜会逐年开,亲见墓木堪作柱。此地颇僻隔红尘,为山不深绝狼虎。海天龙战任纷纷,葬身有地安如堵。得所我为先生贺,得人我为科山诩。科山鼎立甲溪北,埋没久与凡山伍。曩昔往来类土番,不则牧童与樵父。赏识自逢慧眼人,石壁题诗不知数。不必新高万千尺,名并先生传万古。
https://shici.929r.com/shici/hnjW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