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虚初月上,树响微风入。
栖鹊听犹惊,流萤堕还拾。
沉沉寒漏滴,隐隐余钟急。
坐久不知疲,凉衣露吹湿。
庭虚初月上,树响微风入。
栖鹊听犹惊,流萤堕还拾。
沉沉寒漏滴,隐隐余钟急。
坐久不知疲,凉衣露吹湿。
这首明代诗人赠钰的《夜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秋夜画面。首句“庭虚初月上”,写出了月光洒满空旷庭院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树响微风入”通过树叶在微风中摇曳的声音,暗示了夜的深沉和自然的和谐。
“栖鹊听犹惊”一句,以鹊鸟对轻微声响的警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而“流萤堕还拾”则通过萤火虫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
“沉沉寒漏滴”描述了深夜时分滴水声的低沉,暗含时间的流逝,而“隐隐余钟急”则以远处寺庙的钟声,增添了夜晚的禅意。诗人夜深未眠,沉浸在这份宁静中,以至于“坐久不知疲”。
最后,“凉衣露吹湿”以衣物被露水打湿,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凉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交融。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心境的深深体悟。
洞里流泉过几家,洞门一醉兴何赊。
桐飘欲下题诗叶,桃笑犹存误客花。
清结晚阴堪宿鸟,绿牵春蔓拟藏蛇。
相君宴喜缘宾乐,浐上谁人合姓车。
子猷雅爱此君深,清白传家直至今。
有似致身怜劲节,更应待物并虚心。
闲来点笔书新粉,醉后移床傍细阴。
分到渭川青玉种,严公宅里许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