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幕轻寒,断肠渐入东风片。游丝千线。
难挽离愁半。小立回廊,划损雕栏面。春谁见。
梅花开遍。烟锁深深院。
帘幕轻寒,断肠渐入东风片。游丝千线。
难挽离愁半。小立回廊,划损雕栏面。春谁见。
梅花开遍。烟锁深深院。
这首《点绛唇·早春》由明代女诗人沈宪英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与情感。
“帘幕轻寒”,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春寒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替。紧接着,“断肠渐入东风片”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东风轻拂,似乎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引人共鸣。
“游丝千线,难挽离愁半。”游丝在春风中轻轻飘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难以捕捉住那半分离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情感难留的感慨。
“小立回廊,划损雕栏面。”诗人独自站在回廊上,凝视着被岁月侵蚀的雕栏,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空间的静谧与美,也暗含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春谁见。梅花开遍。”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梅花竞相开放,但诗人却感到无人能真正领略这春日的美好,流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烟锁深深院。”最后,以烟雾缭绕的深院结尾,既渲染了环境的幽静,又增添了诗境的朦胧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隐秘与复杂情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独特感受的深刻表达,既有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又有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哀愁,情感丰富而细腻,语言优美而含蓄,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共醉春风且放情,白云无定若浮名。
好花开落寻常事,遮莫黄鹂不住声。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
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
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
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
何为十一月,彻晓殷殷令人惊。
电入我窗两三划,我疑是灯还未灭。
起看灯花已落油已干,始知是电耳非关灯之残。
气候变迁亦常事,山林老翁闲料理。
十月十一月,连月苦大水。
十二月来还未止,猛虎食人如食豕。
百物价高宁倍屣,我亦左听右出耳。
信知十说九是诡,不饮不啖拚已矣。
宾来宾去无将迎,携榼提壶见好情。
谑谈不把苍毛尘,偶语惟禁白玉京。
几筵屏帐无家火,鞋袜衣衫多补丁。
噫嘻吁!
百鸟之语谁能解,百舌鸣冬或报瑞。
年来世事怪,反常常反怪。
安得公冶来,为鸟译出令人快。
我所解者提胡卢,枝头劝我邻家沽。
提胡卢,不知吾,少青蚨。
《十月望十二月朔百舌群鸣连日腊朔之夜雷电彻》【明·徐渭】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何为十一月,彻晓殷殷令人惊。电入我窗两三划,我疑是灯还未灭。起看灯花已落油已干,始知是电耳非关灯之残。气候变迁亦常事,山林老翁闲料理。十月十一月,连月苦大水。十二月来还未止,猛虎食人如食豕。百物价高宁倍屣,我亦左听右出耳。信知十说九是诡,不饮不啖拚已矣。宾来宾去无将迎,携榼提壶见好情。谑谈不把苍毛尘,偶语惟禁白玉京。几筵屏帐无家火,鞋袜衣衫多补丁。噫嘻吁!百鸟之语谁能解,百舌鸣冬或报瑞。年来世事怪,反常常反怪。安得公冶来,为鸟译出令人快。我所解者提胡卢,枝头劝我邻家沽。提胡卢,不知吾,少青蚨。
https://shici.929r.com/shici/zyplSP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