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过滹沱》
《满江红.过滹沱》全文
清 / 曹贞吉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雁齿红桥,听桥下、怒涛如箭。

作襟带、长安日近,雪消波暖。

纳纳津门潮水合,茫茫句注奔流远。

变桑田、一派古今愁,难消遣。千尺堰,秋风卷。

千家哭,秋云暗。任歌残瓠子,阳侯骄蹇。

梦里常惊龙气冷,眼前复见蛟宫浅。

倚危栏、尘土上须眉,王程缓。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过滹沱》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滹沱河畔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象的感慨。

词中以“雁齿红桥”开篇,红桥如同雁群排列,既形象又富有诗意。紧接着,“听桥下、怒涛如箭”,生动地描绘了滹沱河的汹涌澎湃,犹如箭矢般激荡,展现了河水的壮阔与力量。

“作襟带、长安日近,雪消波暖”,通过“襟带”一词,形象地将滹沱河比作连接北方与长安的纽带,暗示着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随着冰雪融化,河水变得温暖,预示着生机与希望的到来。

“纳纳津门潮水合,茫茫句注奔流远”,进一步描绘了滹沱河的广阔与深远,仿佛连绵不绝的潮水汇入大海,句注山的水流则奔腾向远方,展现出自然界的宏伟与壮丽。

“变桑田、一派古今愁,难消遣”,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无论是过去的繁荣还是现在的衰败,都难以抹去心中的愁绪。这句蕴含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千尺堰,秋风卷。千家哭,秋云暗”,通过“千尺堰”与“秋风卷”、“千家哭”与“秋云暗”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哀伤。

“任歌残瓠子,阳侯骄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瓠子歌与阳侯的故事,象征着人们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与抗争。瓠子歌是古代人民面对洪水时的哀歌,而阳侯则是传说中的海神,骄蹇则意味着他的傲慢与不可一世。

“梦里常惊龙气冷,眼前复见蛟宫浅”,表达了作者在梦境中感受到的寒冷与现实世界中蛟龙出没的景象,寓意着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最后,“倚危栏、尘土上须眉,王程缓”,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处,面对尘土飞扬的场景,似乎在思考人生与旅途的意义,王程缓则暗示了行程的缓慢与内心的沉思。

整体而言,《满江红·过滹沱》不仅展现了滹沱河的壮美与自然景观的雄浑,更蕴含了作者对历史、自然、人生深刻的感悟与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曹贞吉

曹贞吉
朝代:清   字:升六   号:实庵   籍贯: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   生辰:1634~1698

曹贞吉(1634~1698) 清代著名诗词家。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号实庵,安丘县城东关(今属山东省)人。曹申吉之兄。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以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卒。嗜书,工诗文,与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尤有名,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 
猜你喜欢

广州北郊作·其四

五岭人头岭并高,名王猎火尽山毛。

清明上巳争抛盏,十万蕃魂在白蒿。

(0)

某君年七十馀纳双妾赋以赠之·其一

长生有术在香闺,方朔年年取小妻。

白可鸳鸯成七十,莫教莲叶有东西。

(0)

明妃·其三

琵琶马上送蛾眉,汉帝思同公主时。

善舞明君梁氏女,不甘秋草学阏氏。

(0)

沙亭漫兴·其二

村南村北一溪分,咫尺桥梁隔暮云。

鸡犬无声人寂寂,羲皇一枕至斜曛。

(0)

勿上人将乞荔支斋僧为说偈以达其意

岭南珍果是离支,乞作伊蒲供导师。

龙象能知琼液味,餐时即是报恩时。

(0)

鹧鸪

不戏新梅岭上烟,对啼偏向酒杯前。

三春悔作江南客,万里愁当落日天。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