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栖霞寺作歌》
《游栖霞寺作歌》全文
清 / 陈偕灿   形式: 古风

山寺横枕空山麓,下瞰澄江浸寒绿。

十年有约践何迟,坐令山灵笑鹿鹿。

峭帆昨自京口来,潮声风力帆争开。

船头葱翠忽吹堕,瞥眼已见山崔嵬。

入寺但见山,入山遥见寺。

寺藏山曲云为封,山入寺楼雨飞翠。

翠卷飞涛天半起,佛镫无焰盦如水。

四围苔色上蒲团,一杵斋钟出林里。

我从尘境踏尘忙,到此须发森寒芒。

深潭昼黑龙腥出,古柏巢空鹤梦凉。

层崖侧巘不可数,芒鞋更入阴森处。

荒荒斜日忽不明,遮断青松二百树。

树杪飒飒寒泉声,四时洞壑殊阴晴。

旧宅好寻明处士,移家拟访陶通明。

山下旧有六朝墓,玉鱼金碗成千古。

秋坟鬼唱血磷青,历劫山川一抔土。

逝将结屋乳泉东,悬崖撒手寻遗踪。

山中石芝傥可食,不用贪看纱帽峰。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偕灿的《游栖霞寺作歌》描绘了栖霞寺坐落在山脚下的宁静与壮丽景色。首句“山寺横枕空山麓,下瞰澄江浸寒绿”展现了寺庙依山而建,俯瞰着碧绿的江水,环境清幽。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十年前约定未能及时履行的感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悠然。

“峭帆昨自京口来,潮声风力帆争开”描绘了船只乘风破浪而来的情景,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诗人进入寺庙后,视线随着山势起伏,感受到寺内与山外景色的变换:“入寺但见山,入山遥见寺”,表现出空间的层次感。

“翠卷飞涛天半起,佛镫无焰盦如水”运用比喻,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佛灯微光若隐若现的神秘氛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超脱与静谧:“深潭昼黑龙腥出,古柏巢空鹤梦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深入山中,感叹岁月变迁,历史遗迹犹在:“层崖侧巘不可数,芒鞋更入阴森处”,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最后,诗人表示要在此地结庐,探寻古代贤人的足迹,并流露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栖霞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幽、深远的意境。

作者介绍

陈偕灿
朝代:清

陈偕灿,字少香,宜黄人。道光辛巳举人,官福建知县。有《鸥汀渔隐集》。
猜你喜欢

挽宁宗皇帝章六首

驿报行天下,君王弃万几,鹤翔云汉远,龙向鼎湖飞。
杞国天初隐,咸池日尚微。
临轩思往事,备泪不停挥。

(0)

寄呈漳守李侍郎元善四首

陛前苦语犯龙鳞,朝退还遭丞相嗔。
连削六阶为下吏,只饶一死与间身。
命天所付须安分,贫士之常莫语人。
惟有梅花无冷暖,玉堂茅舍一般春。

(0)

挽崇清陈侍郎五首

峨豸居乌府,时方豹守关。
吾惟操白简,渠谩倚冰山。
六馆为增气,群憸觉汗颜。
左迁无愠色,青史自斑斑。

(0)

贼平贺本路史禽良叔弥忠四首

建俗轻生自古然,况逢军旅更饥年。
两台顾长酸鼻,一饭无缘得下咽。
发廪救荒宁计日,乞师请命屡牋天。
贼平必欲论功报,镇抚须居占节能先。

(0)

别刘孟容岁提干二首

吾莆诸寿隽,习静鲁灵光。
有子麒麟种,群孙鸳鹭行。
此行青眼众,见谓白眉良。
通籍何愁晚,庭椿乐未央。

(0)

寿南宗东岩四首

万斛龙文笔可扛,诗坛坐受百城降。
文章代长庚李,福气前朝戊子庞。
见说明时延彦胜,可令属籍欠鸿庞。
余干相业公须继,先借双旌泣是邦。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