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家差只在毫釐,有诏清台子细推。
三代以来宗夏正,溥天之下再尧时。
暂烦英节来将命,归对薇花好赋诗。
夜直禁林如有问,江南民力正疮痍。
历家差只在毫釐,有诏清台子细推。
三代以来宗夏正,溥天之下再尧时。
暂烦英节来将命,归对薇花好赋诗。
夜直禁林如有问,江南民力正疮痍。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送奉使翰林颁降历日回》。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历家差只在毫釐,有诏清台子细推。”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精确无比的历史记载和朝廷颁布法令的情景。这里的“历家”指的是历代的历法专家,而“清台子”则是对翰林学士的尊称,表明这些学者们在制定历法方面的细致与严谨。
“三代以来宗夏正,溥天之下再尧时。”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圣王尧、舜时代美好传统的怀念和追求,以及希望再现这样的盛世。其中,“宗夏”指的是崇尚夏朝的文化与道德,显示了作者对于三代(夏、商、周)以来正统观念的重视。
“暂烦英节来将命,归对薇花好赋诗。” 这两句则转向送别的情境,“暂烦”表达了一种临时的托付,而“英节”指的是朋友的高洁品格。诗人希望朋友在外能顺利完成使命,并在归来时与他一同赋诗,享受那薇花盛开的美好时光。
“夜直禁林如有问,江南民力正疮痍。”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后的担忧和对国事民生的关切。这里的“夜直”指的是夜晚的巡逻,“禁林”则是皇宫或禁地的代称,暗示着一种紧张的政治氛围。而“江南民力正疮痍”则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沉重负担和人民的痛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文学技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友情以及个人理想实现的深切关怀。
太白入月月欲颓,胡风吹堕白龙堆。
血函模糊截仇首,半腕刳作玻璃杯。
目眦生红酒微缬,戎王胸堂沃焦热。
青毡帐下唱胡歌,三十六国皆胆裂。
金篦搅红红欲凝,脑中犹作铜龙声。
千年古恨恨未平,怨魄飞作精卫精。
君不见,漆身复仇仇未复,地下义人吞炭哭!
晋阳天人赤龙子,按剑叱咤风云起。
下嫌九土足腥秽,欲将乾坤翻海洗。
妖蟆射杀落九重,日月再启光曈曈。
十八文星烂奎壁,玉堂高开连紫宫。
天生奇才真羽翼,南金大珠何足惜。
凤凰笙管宴彤庭,日听四海歌太平。
图形更诏丹青手,不独云台画将星。
君不见嬴家祖龙坑学士,山下看瓜同日死。
阿房壁土未曾乾,草绿宫垣哭秋鬼。
王孙爱画心独苦,下笔天机妙今古。
凉风萧萧凉日落,蹇驴载我出林莽。
黄叶打头秋满身,青山对面如故人。
不须觅句灞桥雪,何用旅食京华春。
忆昔玉堂供奉日,一二词臣同夜直。
青绫被冷露华浓,金莲烛残河汉没。
鸡栖树底声喔喔,鹤立螭坳望珠箔。
凫緌散乱不成双,归老林泉有余乐。
临风掩卷老泪落,此画此人那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