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子受三首·其二》
《寄子受三首·其二》全文
清 / 李宪噩   形式: 古风

贵贱虽异等,名位本虚器。

优伶蒙绣裳,乃与公侯类。

内蕴苟不充,浮华焉足恃?

昔圣廑此念,良用笃厥志。

吾侪等斲输,聊欲鸣一艺。

疾徐难共喻,甘苦常独嗜。

群歆久弗惊,众耻勉无弃。

薄长时自负,朗然增气势。

持此较世荣,何由失吾意?

(0)
鉴赏

这首诗《寄子受三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李宪噩所作,通过对比贵贱、名位与内在修养的关系,表达了对个人品德与艺术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贵贱虽异等,名位本虚器”,揭示了社会地位与名声地位并非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它们不过是外在的符号和工具。接着,“优伶蒙绣裳,乃与公侯类”以戏子穿着华丽服饰与贵族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外在形式与内在实质之间的区别。

“内蕴苟不充,浮华焉足恃?”则直指内心世界的充实与否是决定一个人真正价值的关键所在,而非表面的装饰或地位。接下来,“昔圣廑此念,良用笃厥志”引用古代圣贤的智慧,强调了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和坚定的决心。

“吾侪等斲输,聊欲鸣一艺”表达了诗人及其同辈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渴望和努力,即使技艺可能难以被所有人理解或欣赏,但依然坚持自我表达。“疾徐难共喻,甘苦常独嗜”说明艺术创作的过程充满了个人的独特体验,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条斯理,都只能由创作者独自品味。

“群歆久弗惊,众耻勉无弃”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吸引并感动人们的心灵,而那些肤浅的作品则容易被人遗忘。最后,“薄长时自负,朗然增气势”描述了在艺术道路上的坚持与自信,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清晰的目标。

“持此较世荣,何由失吾意?”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追求来衡量个人成就和幸福的观点,认为只有坚守内心的信念和理想,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外界的认可。

综上所述,《寄子受三首(其二)》通过对比内外、贵贱、名位与内在修养的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个人化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艺术追求和社会评价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宪噩
朝代:清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过姑熟怀陈行之教授

经过姑熟多佳趣,卜筑黄花老亦佳。

白发故人田负郭,青骢游子客为家。

郡斋檐雨閒棋子,官路山风过楝花。

自笑欲归归未得,裁诗相忆墨翻鸦。

(0)

次韵答奎章虞阁老伯生见寄

衮职须公称,江波属我閒。

宦情鱼鸟畔,德誉董韩间。

黄阁论思地,金焦放浪山。

尽操舟泛泛,空忆佩珊珊。

(0)

次王伯循御史韵

江城连日雪,骑马欲何之。

老树昏鸦集,寒塘落雁迟。

松窗灯下火,竹屋夜深棋。

寄语王公子,幽栖或可期。

(0)

送管元帅南征·其五寄省郎郭天锡

人道省郎好,簿书清昼閒。

惟公不自喜,忽尔要思还。

酒债西湖路,归心北固山。

閒愁且抛却,莫遣鬓毛斑。

(0)

凤凰台望祭进士郑复初录事

已矣郑录事,功名与愿违。

须翘如插戟,体弱不胜衣。

白日长江去,青山何处归。

崇台三酹酒,目断雁南飞。

(0)

寄省郎沙子丁

忆昔射策官明光,序列前后如雁行。

不才瘦马走州县,君已落笔中书堂。

巍巍中书开大府,宰相出入势如虎。

省郎夜直殿烛长,紫薇花间月当午。

有人此际犹未还,正与士卒夜守关。

风吹衣裳露被面,举目只是水与山。

嗟余同时异甘苦,何时逢君倾一语。

典衣为买小红舟,剪烛西窗听秋雨。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