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深寒漏篆烟长,卜兆偏宜烛炬光。
椒颂明朝分岁事,荔花先暖透林塘。
穷檐岂解驱傩法,老圃将寻种药方。
枉辱奇人誇寿骨,久惭称丈五仙乡。
坐深寒漏篆烟长,卜兆偏宜烛炬光。
椒颂明朝分岁事,荔花先暖透林塘。
穷檐岂解驱傩法,老圃将寻种药方。
枉辱奇人誇寿骨,久惭称丈五仙乡。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场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坐深寒漏篆烟长,卜兆偏宜烛炬光”中,“寒漏”指的是滴漏计时器,象征时间的流逝;“篆烟”则是指香烟袅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这一联通过寒漏和篆烟的描写,展现了除夕夜的宁静与庄严。
颔联“椒颂明朝分岁事,荔花先暖透林塘”则转向对新年的期待与展望。“椒颂”是中国传统习俗中在新年到来之际,人们会用椒酒祭祀祖先,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荔花”在此处可能象征着春天的来临,预示着新的生机与希望。这一联通过“分岁事”与“荔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颈联“穷檐岂解驱傩法,老圃将寻种药方”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习俗的理解与实践。在古代,除夕之夜有驱邪避凶的习俗,如“驱傩”,即通过表演来驱赶不祥之气。然而,身处偏远之地的诗人或许无法亲自参与这种仪式,只能通过寻找种植草药的方法来寻求健康与平安。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适应,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
尾联“枉辱奇人誇寿骨,久惭称丈五仙乡”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增长的感慨以及对长寿的渴望。通过“奇人”与“寿骨”的对比,诗人既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也暗示了自己对于长寿的谦逊态度。同时,“丈五仙乡”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境或长寿之地,这一联通过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长寿与理想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除夕之夜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自我年龄增长的感慨,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
忠诚未格天,大风撼我舟。
志仁幸安土,长滩若为留。
柔泥不着石,傲睨登瀛洲。
鸡鸣黯月色,龙眠聒惊流。
滔天玉雪涌,拍拍驱群牛。
樯颠楫欲摧,衣袽戒且忧。
却忆淮浦吟,整襟法前修。
须臾藉晴曙,长空敛云浮。
青山秀绿树,沽酒听渔讴。
眷眷侧席怀,至德侔商周。
干城有元老,克壮咸嘉猷。
蠢虏诚匪茹,大邦敢为仇。
风狂不过日,阳出阴旋收。
岂尔螳螂资,乃肆当辙游。
直捣向贺兰,勒石燕然陬。
四海瞻皇图,万年固金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