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鞋黄帽侵晨起,杖策徐行听流水。
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山钟间发催天曙,庙鼓连声动群耳。
东山青树映霞明,西岭朱楼眇烟里。
樵夫荷斧晨出山,渔子携鱼午趋市。
静看岐路人营营,独坐小亭秋靡靡。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见天工神不死。
胸中浩荡一乾坤,世上荣枯均泰否。
悠然种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无已。
青鞋黄帽侵晨起,杖策徐行听流水。
云轻淡月欲明时,竹里清风开太始。
山钟间发催天曙,庙鼓连声动群耳。
东山青树映霞明,西岭朱楼眇烟里。
樵夫荷斧晨出山,渔子携鱼午趋市。
静看岐路人营营,独坐小亭秋靡靡。
已知物理时常改,因见天工神不死。
胸中浩荡一乾坤,世上荣枯均泰否。
悠然种植得佳趣,春意生生自无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林生活的画卷。诗人穿着青鞋黄帽,手持竹杖,漫步在山间,聆听流水潺潺,享受着云淡月明、竹林清风的宁静。山中的寺庙钟声和庙鼓声交织,唤醒了新的一天,远处山色与朱楼相映,增添了几分色彩。
诗人观察到樵夫和渔夫各自忙碌的生活,人们为生计奔波,而他独自坐在小亭,感受着世事变迁和自然界的永恒生机。他领悟到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但大自然的神韵永不消逝。诗人的心胸宽广如天地,对世间的荣辱得失持有超脱的态度,认为生活中的乐趣在于悠然自得,春天的气息永远生生不息。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欣赏。胡宏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闲适与豁达情怀。
道法弥高,教门洪大,东西南北无边。
阐开玄径,剔正路无偏。
行步逍遥坦荡,尘情事、不许萦牵。
明三觉,精神气涌,清净递相传。
自然成造化,木金间隔,水火潺湲。
定虎龙交媾,婴姹牢坚。
结正金丹大药,银霞内、灿烂光圆。
飞腾势,往来出入,逗引大罗仙。
死生不怕。仗刚风一扫,般般都罢。
独露真常,不生枝节,性命亦无高下。
亦无内外,其中就里,元无真假。明万法。
这真如一点,不须安搭。悟得无生话。
无作无为,大道无执把。
六二明心,时时见性,只此万缘不挂。
处处明月清风,端的玲珑脱洒了。
真法真空自在,不生不化。
万缘多暇。便杖屦闲游,田园邻舍。
雨笠风巾,鹑衣鹤骨,韬晦翠微峰下。
眼底世情群扰,方外天机独霸。德风化。
乐清虚恬淡,无为华夏。幽雅。云鹤驾。
归去故园,莺燕吟王谢。
水石清华,岩壑深远,高迈软红车马。
千古是非成败,一枕烟霞溪野。妙哉也。
这生涯欲卖,谁能酬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