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意三首·其二》
《书意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解牛悟养生,牧羊知治民。

通一万事毕,我每思古人。

小园财三亩,手自艺嘉木。

先当培其根,又戒无欲速。

老松卧涧底,千岁陵冰霜。

我岂樗栎哉,但取无伐伤。

(0)
翻译
从解剖牛中领悟养生之道,通过放牧羊只理解治理百姓的方法。
通晓万事万物后,我常常思考古人的智慧。
小小的园地只有三亩,亲手培育优良的树木。
首先要稳固根基,还要警惕不要急于求成。
老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部,历经千年仍傲霜斗雪。
我难道像樗栎那样低贱吗?我只是追求不被过度砍伐伤害。
注释
解牛:比喻深入理解事物本质。
养生:保养身体,延长寿命。
牧羊:管理民众或比喻治理。
治民:治理人民。
古人:古代贤人。
小园:小型庭院。
艺:种植,培育。
培其根:稳固根基。
欲速:急于求成。
老松:长寿的松树。
陵:超越,经受。
樗栎:低贱的树,比喻平凡。
伐伤:砍伐伤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意三首(其二)》,主要表达了诗人从日常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和人生观。首句“解牛悟养生”借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寓言般地阐述了通过观察自然和生活细节理解生命与健康的道理。接着,“牧羊知治民”则借牧羊人的智慧,暗示治理百姓的道理,即懂得顺应和引导。

“通一万事毕”表达出诗人认为通晓世间万象后,万事皆可了然于心。然后诗人描述自己的田园生活,虽小园仅有三亩,却亲手栽种树木,强调耐心和持久的重要性,即“先当培其根,又戒无欲速”。

“老松卧涧底,千岁陵冰霜”以老松坚韧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品格,即使面对困难也能经受考验。最后两句“我岂樗栎哉,但取无伐伤”,表明诗人自谦并非平凡之材,但追求的是不被轻易伤害,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智慧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为舒景春赋东皋

东皋种杏者,今住杏花村。

收谷虎卫道,衔珠蛇报恩。

窗红开晓沴,草碧验春温。

岂待閒舒啸,柏湖真有孙。

(0)

德藩内苑观白鹦鹉

绿衣诚自贱,雪色表奇姿。

留顶装金粟,倾身抱玉脂。

当筵花暂放,见客语偏迟。

洁美堪谁俪,君王知未知。

(0)

孙太君旌节诗

河水浩浩激平陆,中有清流未全洑。

持兹匪石一片心,夺却千春红与绿。

奉姑既婉抚婴慈,了此晨昏足饘粥。

琬琰名留非所期,祝取重泉声影续。

自是哀乐关至性,五十年来类转烛。

领选好用此辈人,隔世隐隐如相勖。

翘首天门雾色开,海底珊瑚照初浴。

华表鹤引仙乐至,蒸兰泄桂纷尔族。

旁人眼热最繁枝,那识从前一枯木。

枯荣嘘变固其常,唯母永贻孙子谷。

(0)

夏日漫兴·其三

眼前一勺即沧浪,傍午爞爞暑气长。

粪积泥犁堆面熟,也随驴背入诗囊。

(0)

邺中诗·其二

俄闻霸业归残劫,尚许文心蹑后尘。

阑入四科皆韵士,戏拈百技总天人。

弹棋握槊飞扬甚,剔面搔头点缀频。

恰好萧家堪并辔,后先烨烨更何论。

(0)

舟雨怨·其一

欢情并苦绪,夜语到流连。

小雨差能听,残灯尚及眠。

有声相尔汝,无路忏人天。

低掩篷窗下,更深各悄然。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