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净土寺》
《题净土寺》全文
宋 / 刘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物外萧然释子宫,楼台雄压郡城东。

江回澄练浸碧落,山答疏钟飘远风。

隔岸橹声喧暮角,卧沙桥影转晴虹。

可怜千里无穷景,尽属高僧吟笑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
sòng / liú

wàixiāoránshìgōnglóutáixióngjùnchéngdōng

jiānghuíchéngliànjìnluòshānshūzhōngpiāoyuǎnfēng

ànshēngxuānjiǎoshāqiáoyǐngzhuǎnqínghóng

liánqiānqióngjǐngjìnshǔgāosēngyínxiàozhō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寺庙图景。"物外萧然释子宫",开篇便以“萧然”二字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释子宫"指佛教寺院,以此设定诗歌环境。

接着"楼台雄压郡城东"一句,则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寺庙建筑的壮观与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楼台之雄伟,不仅是建筑之美,更映射出佛教文化的影响力。

再看"江回澄练浸碧落",诗人以“江回”描绘水流的蜿蜒曲折,同时通过“澄练”二字,表达了水质的清澈。"浸碧落"则是对山水景色的进一步渲染,使读者感受到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

"山答疏钟飘远风"一句中,“疏钟”的叙述,既传达了寺庙中的佛教生活,也让人联想到悠扬的钟声与清新的山风相呼应,增添了一份禅意。

"隔岸橹声喧暮角",诗人通过对岸边活动声音的描写,不仅表现了时间流转,更暗示了寺庙周遭生活的活力。

"卧沙桥影转晴虹"一句,以“卧沙”形象化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宁静,而“桥影转晴虹”则是对光线变化和天气变幻的生动描绘,增添了一份梦幻色彩。

最后两句"可怜千里无穷景,尽属高僧吟笑中",诗人感叹这片景致的壮阔与无穷,同时也表明了这所有美好景象都被一位高僧所领悟和享受,这位高僧或许是寺庙之主,也可能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建筑、声音、光影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既有佛教色彩又充满生机的净土寺境界,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寄托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刘扶
朝代:宋

刘扶,南城(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官至大理寺丞。事见清乾隆《建昌府志》卷二九。
猜你喜欢

题画幽兰竹木磐石流水

幽兰在空谷,托根竹木林。

高山与流水,何患无知音。

(0)

信弦弟栽菊八十本皆远购异种夏旱课山童溉灌甚勤菊成以事北上座客分散其花皆尽殆无一枝对庭下菊因怀信弦

陶公卧柴桑,栽菊满庭牖。

岂以篱下花,易此粟五斗。

浮名累物役,微禄滋多口。

势去通侯冷,时来故人厚。

以兹石隐流,圭组惟掉首。

郁郁拒霜姿,宁与朝荣偶。

独酌坐素秋,清樽庶无负。

(0)

孙侯辅庭种菊刘参政园凡数畦夹池傍竹随径皆丛菊有七百本

刘公有废园,深榛翳南郭。

孙侯辟荒秽,植卉盈庭落。

相携得同调,扶筇叩林薄。

兴寄各有怀,孤啸时复作。

脩篁吐婵娟,青雪纷莫莫。

嗟彼晚秋英,含质隐丘壑。

微霜徒见侵,芳气酷回礡。

采择君莫疑,贞尚于焉托。

(0)

四君子诗寄怀李潜夫先生·其四郑上舍所南

郑子既耿介,流涕平生恩。

作书锢寒泉,旅迹寄虞樊。

回裾谢朔客,意气无一言。

幽兰自为芬,谁复托孤根。

(0)

吴江望洞庭诸山作

大壑东环积气回,垂虹南眺白云开。

烟收林屋灵威入,雨挟吴门匹练来。

千里莼鲈生逸兴,五湖风月隐仙才。

此中卜宅无须徙,何事鸱夷去不回。

(0)

初上五云山行小径遂坠丛棘中望江如带不得道因返赋诗二首·其一

千峰积翠午氤氲,历险高攀鹳鹤群。

樵径江光空际出,溪风虎啸静疑闻。

山从天目连青嶂,水落湖心印白云。

向晚秋阴岩畔合,鸟巢飞叶坠纷纷。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