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茧初观化,笼纱为尔开。
好寻花底去,或许梦中来。
五彩难为画,双飞不用媒。
罗浮原有洞,葛鲍御风回。
抱茧初观化,笼纱为尔开。
好寻花底去,或许梦中来。
五彩难为画,双飞不用媒。
罗浮原有洞,葛鲍御风回。
这首诗《放蝶》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放飞蝴蝶的过程与想象中的美好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首句“抱茧初观化”,以“抱茧”比喻将要破茧而出的生命,用“初观化”描绘出蝴蝶从幼虫到成虫的奇妙变化过程,既展现了生命的奇迹,也蕴含着对新生的期待。
“笼纱为尔开”则形象地描述了放飞蝴蝶的动作,用“笼纱”象征束缚,通过“开”这一动作,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生命本真的尊重。
接下来的“好寻花底去,或许梦中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想象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蝴蝶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五彩难为画,双飞不用媒”进一步赞美了蝴蝶的美丽与自由,五彩斑斓的翅膀难以用画笔完全描绘,而蝴蝶的双飞更是无需借助媒介,直接展现了它们之间的默契与爱情。
最后,“罗浮原有洞,葛鲍御风回”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罗浮山和葛洪、鲍姑的故事,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和精神归宿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蝴蝶的美丽与自由,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葺斋遴制雅,名卐较萧殊。
秋水盈盈碧,幽栏曲曲朱。
影分金粟字,光引日南珠。
观世悲同佛,闲家庆有儒。
菲葑从说项,牛斗式躔吴。
薤篆新题额,螺文旧涌膜。
当轩宜独寤,侧席俨双趺。
忧国逾簪组,谈空异苾刍。
床尘琴静拭,庭草鹤归扶。
解画襄阳孟,曾师安定胡。
何宾言自牖,有妇学操觚。
管叶飞随凤,丝深隐鉴蛛。
穷安君子固,疾祷众生无。
室是维摩幻,颜非子夏臞。
六窗随便应,一榻懒轻敷。
经纬参前谢,风流拥大苏。
联吟单作甫,合烛耦犹吾。
启幕明星烂,翱翔弋晓凫。
泠泉有佳味,惭予只独尝。
君辈忽飞来,与我同徜徉。
天若为尔媚,花若为尔香。
奔泉与怪石,为尔赠蹶张。
人生逐尘网,何处不堪伤。
乐此登临趣,胜彼南面王。
吾弟士之狷,岳公僧之狂。
我乃痴绝人,狂狷两无当。
悠悠斯世孰为侣,惟有灵山片石堪。
与语吾弟今年四十矣,前此三十有九年。
不知几年对山水,往事那堪忆来缘。
犹可止愿以三十年为期,同吾淡荡烟云里。
七十以后活犹死,或山或市姑听子。
君不见岳公年未及壮室,閒放己过三千日。
去年人日游何处,穆家池馆寒梅树。
今年人日劳梦思,穆家池馆非旧时。
兀兀颓檐遥倚遍,主人何日还相见。
村南村北柳树边,烟条弄影青苔面。
竹圃衡门池水寒,嗟君夙昔此盘桓。
而今细雨生春草,纵有梅花若个看。